的移民子女要更高。何況,這還沒算他們之間源自人種遺傳方面的天生智力差距。排除掉政·治·正·確的影響,誰都清楚,近代才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狀態中走出來的非洲黑人,在學習能力方面是根本不用想著跟幾千年前就進入文明狀態的亞洲人相比,哪怕是開啟了近代工業革命的白人,也要自嘆弗如。
可美國教育的坑爹之處就在於,他們的制度體系並不是為了保證儘可能多的人能夠接受高水準的教育機會,而是在看似公平普及的假象之下,將資源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眾心目中對於學校好壞的劃分標準。
只要不是最近才移民過來,被留學中介機構忽悠瘸的,正常美國人都清楚,私立學校的條件要遠遠好於絕大多數公立學校,完全是和國內的情況反過來。
先不說已經在歐美大行其道,表面上是為了幫助學生減負,實質是為了節省教育資源的快樂教育,就連美國人民自己都受不了那糟糕的公立學校狀況因為好老師基本都集中在待遇和環境更好的私立學校,缺乏必要的教育約束引導之後,被完全放了羊的這些學生自然就不可能將精力放在正常的學習活動上,而是早早地就沾染了社會上的那些不良習性,諸如,打架鬥毆、攀比炫富、抱團排擠等毛病,導致校園霸凌現象是層出不窮。不得不說,美國一直以來居高不下的校園槍擊案,悲劇頻發的原因,便是主要在此。
而那些靠近貧民區,又或者乾脆是被嚴重的族群衝突與高犯罪率包圍的公立學校則更恐怖。
不但環境更為惡劣,能從裡面正常畢業、讀到大學的可以說是鳳毛菱角,很多學生背地裡的身份,其實就是周邊社群的底層幫派分子。靠著這一關係,他們不僅在學校裡橫行霸道,還大量從事著一些低階的犯罪活動,像利用校園環境天然的隱蔽性和學生身份的保護兜售販·賣·毒·品吶,在長相及身材不錯的學生當中物色未成年的性·工作者啊最為可怕的是,美國社會對這種現象已經管不了,就連當地的警·察,如果沒有必要,也不願意深入這些社群學校進行調查,因為事情發生的數量確實太多了,根本管不過來。
所以,除了少數生源質量較好、又有地方財政補貼支援的中產及富人區公立學校外,大部分心裡有想法、也具備條件的美國家庭,都不願選擇什麼公立學校,而是想把自己的孩子轉到教育質量和環境更好的私立學校。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的後代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去擺脫自己原本的階級,獲得自己最終想要擁有的生活。
但這也僅僅只是高等教育以下的階段,更為艱難的地方還在後面。
不同於國內高等教育階段主要以公立大學為主,低廉的學費加上傳統的那種對教育的重視和良好的儲蓄習慣,讓大部分家庭都能夠負擔的起子女就讀的費用,再算上容易申請的國家助學貸款,以及相對較低的貸款利率,就算是偏遠地區出身的家庭條件,都不用為自己上大學的學費發愁。
美國的高等教育,卻並不是以公立大學為主,除開佔據多數的普通大學外,真正站在所有大學頂尖為全美輸送高階人才的高校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學。最有名的就是常春藤聯盟(老八校和新增的九所私立大學,總共所大學),悠久的歷史、優越的環境、最好的教育條件,還有從這裡走出去的數量龐大的知名校友,讓幾乎所有美國人民都認同,只有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才能找到比較好的工作。
然而,它們的學費都不便宜。
如果無法申請到數量稀少的獎學金名額,一年的就讀費用基本是在三萬到五萬美金以上,像收入和就業前景可觀的金融、醫藥、法律等專業則更多,這還不算日常的生活開銷費用。對倡導提前消費、沒有什麼儲蓄習慣、一半以上的家庭無法一次性支付超過美元以上活動現金的美國民眾來說,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鉅額支出,接近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萬千美金,哪怕中產家庭都有點負擔不起,只能選擇利率高昂、還款時限漫長的助學貸款。
根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bc)網站的訊息,美國學生貸款的資料令人難以置信,總額已經超出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萬億),近萬名學生揹負貸款,人均負債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萬)。基本上,每月都需要償還六到八百美金,預期年化利率是點多,平均時限超過二十年,導致很多家庭不止是學生自己在償還貸款,其父母長輩也被這巨大的還款壓力拖著。
可以想象,當這些人知道國內的大學高等教育準備試行這種新的全息教學模式後,究竟是有多眼熱。在網路上瘋狂吐槽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