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問題。
他可不會愚蠢到認為,身為先驅者公司技術總監的梁羽,會在這麼重要的新品釋出會上,浪費大量時間進行無關緊要的話題。或許,解決的途徑就在眼前的智慧機器人身上。
猶豫了一會,記者最終還是選擇利用這個機會,將這方面的疑惑問出來:“請恕我愚鈍,梁羽先生,你剛才說的那些是不是跟康康現在的表現有關?”
這個問題不僅讓臺下的大批記者豎起了耳朵,遠在視屏訊號之外的地方,也有無數人正翹首以盼,將注意力牢牢地集中在了梁羽臉上。畢竟,這東西是跟他們生活息息相關,誰也不想有一天自己的人生只為忙碌辛苦而活,他們還有很多更有意義的東西想要追求。
而梁羽的回答沒有讓他們失望。
“是的,這便是今天釋出會的主題智慧機器人,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梁羽微微一笑,將躲在自己身後的康康拉出來,用一種無比驕傲自豪的語氣介紹道,“你問的問題很好,其實,公司方面擁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將所有家政專案的能力直接灌輸在康康的程式裡面,但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我們還是決定不這樣做,而是給康康添上了一個模仿學習的過程,將它變作一張純淨的白紙,可以讓人們自由地在上面作畫。因為我們覺得,大家需要的並不是一個看似任勞任怨的萬能苦力,而是一份值得所有人花費一定時間和精力去悉心培養的情感交流物件,直到它在你眼裡,真正地成長為一副絢爛的畫卷。”
在底下記者似懂未懂的目光中,梁羽開始講述自己創造康康的目的。
“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一直很遺憾,在幼小的童年階段,並沒有一個親近的兄弟姐妹可以生活在一起。當然,這在有的人看來,會覺得很煩,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空間起和別人進行分享。不過這正是我和很多人心裡一直奢望的。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經。當長時間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希望能有人和自己說說話,可以相互陪伴著一起度過那些父母不在家的孤獨時光。哪怕是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甚至是有些蠢的事情,也比一個人無所事事的不知道幹什麼強。那種茫然和不安,只要體會過的,都知道是什麼感覺。”
“面對無人的房間,必須開啟電視才能不感覺恐懼害怕。聽到門外的腳步聲,第一時間能分辨出那些是陌生人、那些又是父母回來了。還有對於親近之人無時無刻的依戀,彷彿只要看到人便感覺心安。以及要求被拒絕後,那種暴躁易怒的反應等等。。。。。”
“雖然這是絕大部分人所必須經的成長過程,學習如何一個人生活,直到未來能夠適應社會。但我認為,事情並不需要如此苛求。事實上,大多數人缺乏的並不是如何一個人在社會生存,而是怎樣和其他人順暢交流、友好相處、乃至協作互助的能力。為什麼身為父母的,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合群,被別人排斥?為什麼公司招人,總喜歡那些交流能力不錯、又懂得團隊精神的員工?顯而易見,這是正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的某種美好特質,只可惜,很多人都缺乏這樣的成長條件。”
“也許忍受寂寞的確是可以讓人變得堅強,可問題是,我們本來就已經很孤獨了。我還記得,很小的時候,大家都是住在院子裡面,每到傍晚都有一大群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聚在一起嬉戲打鬧。然而現在,很多人放學後根本不會離開家門,即使就住在隔壁,也不知道對方叫什麼,眼看著大樓越起越高,生活的城市也越來越繁華,可人與人的關係卻越來越冷漠、疏離,即使親如父母之間,也沒有多少話題,像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因此,我才想將康康這樣的智慧機器人造出來。人形的外表,除了讓人感覺親切外,配上仿生面板和簡單的邏輯處理能力後,能夠使人不再把它當成冷冰冰的機器,而是一個適合交流陪伴的情感物件。而模仿學習別人的能力,也不僅僅是用來打掃衛生、做做洗碗、切菜之類的家務活動,它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說到這裡,梁羽發現有不少聰明的記者已是反應過來,正用一種狂熱地表情緊緊盯著康康,那眼神已經脫離了單純對於新聞的追逐,而是換成了自身的某種渴望。
顯然,他們已經明白康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沒錯,相比體型差距明顯的大人,小孩子們更願意接觸和親近那些和自己身體差不多大小的同類,以他們為參照物去進行模仿學習。像是說話的能力、站立的能力、行走的能力、情緒的表達、還有一些行為習慣方面的糾正等等。比起有著自己的事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