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三房的,自該都見見,尤少君對著一排三個小孩子笑容很親切,他是哄過他家小外甥的,甚至連給小孩換尿布的事都親自動手過,自然不怯和小孩子相處。
三個小孩子最大的也才五歲,第二個三歲,第三個兩歲,站還不太穩,是被兩個小哥哥護在中間的,他們三是堂兄弟,但看著彼此之間很親近,別說其他的女眷,尤少君看著都覺得溫馨。
“見過十七叔……”三個小孩子按五奶奶(他們的太奶奶)教的喊人,因為太小難免口齒不清,尤少君絲毫不嫌,每個都抱了一抱,然後解下一串掛飾:“這是我龍舅送我的玉花生,花生每一個都不只一粒果仁,它又是長生果,說明了什麼,說明兄弟要相親相愛,一大家子和睦相處,人人才能長壽得享天倫之樂。”
一串玉花生的掛飾共十個,尤少君當初給了他嫡親伯伯家的那個小侄子一個,他不知尤鴻亮家的有沒有炫耀出去,不過他看面前的這些孩子很順眼,於是也一人給了一個。
“哎呀使不得,他們還是孩子,哪受得起宮裡的東西!”五奶奶嚇了一跳,她不過是想讓尤少君誇誇孩子就滿足了,可沒想著要東西的,這在場的還有別家的女眷帶孩子在呢,看到了能不嫉妒?
“他們的確還是孩子,可已經懂得愛護弟弟親近兄長,我喜歡。”尤少君不認為自己當眾給孩子禮物有什麼不對,他明確說了喜歡的原因,別的尤家人真要羨慕,那就也學著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吧。
“那……還不謝謝你十七叔……”五奶奶只好教孩子們道謝,尤少君是郡王,她也不敢非說不要。
在場其他的女眷親眼瞧著了,肯定是有羨慕嫉妒的,她們家沒生孫子的還不好意思過去,但家裡也有和五奶奶家年紀相仿孩子的,心思就活躍了,正想著也讓尤少君給她們孫子好處,老太太卻回來了。
老太太一來,戲就得接著演,想活動的只得老實坐好了。
五奶奶先開口也得到好處了,心裡卻是一直不安穩,戲演了一半她找藉口出去了,找到五爺爺和他一說,五爺爺果然和她想的一樣:“別家還好說,我相信鴻亮家的十七哥兒也早見過早給了,關鍵是我親兄長家的。”
尤氏一族講究的是長子嫡孫繼承法,三房真正的掌事人原本是五爺爺的親兄長,他沒了之後是由他的嫡長子繼任,那是五爺爺的嫡親侄子,人家目前還在,也有孫子了,壽宴也緊忙活,單漏了人家那一支可不好。
“是啊,我就是這麼想的,本來是打算讓成亮媳婦帶孩子也過來見禮,不過正巧老太太回來了。”所以五奶奶沒再開口。
這其中是有原因的,老太太當年最疼的本是大兒子家的四哥兒,那是老太太第一個重孫子,自有了那孩子,老太太才有四世同堂的福氣,所以老太太把孩子養在自己身邊,要星星不給月亮的,可誰會想到四哥兒養到五歲時,一場小病居然夭折了。
老太太自然很傷心,四哥兒的親孃也就是老太太的大孫媳婦更傷心,傷心過頭甚至怨老太太沒帶好孩子,認為如果老太太真重視孩子,孩子怎麼會生病會沒的。
四哥兒的親孃也不是什麼心機深沉的人,她更沒笑裡藏刀暗下毒手的心,她只是平日裡在言行上對老太太冷淡了,不那麼尊敬的,老太太看在眼裡,等大兒子一沒,自是不願在這個長孫媳婦身邊待著,所以才跟著二兒子的。
正是還記得這些事,五奶奶才沒讓四哥兒的親孃(也就是她口中的成亮媳婦)過來,她甚至在安排座位時,都考慮周到的不把尤成亮那一支貼近老太太。
“這事還是交給我吧,成亮媳婦雖然心眼小了點,但成亮還是孝順孩子,他爹走了我這個當叔叔的理應照顧他們,少君不是也說了,他喜歡咱們家的哥兒,不也是幾個孩子兄弟如手足嘛。”所以五爺爺希望一大家子更要一碗水端平了。
五奶奶鬆口氣:“那我先回去了。”有她夫君出面,她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五爺爺尋思成亮家的孩子都在老太太那邊的壽宴上,尤少君也在,現在把人都叫出來太引人注目了,還是等到壽宴結束單獨提醒一下尤少君。
結果壽宴結束,尤少君沒和老太太走,因為老太太說乏了,要他去找他六伯尤成亮,尤少君便過來尤成亮身邊,說他之前見了五爺爺家的哥兒,也見過十一伯家的,只差六伯家的了,三房說是三家但該一視同仁的,哪能單漏下?
“其實是我疏忽了,早該讓孩子們給你這個叔叔問安的!”尤成亮還不清楚後宅壽宴發生了什麼,他是沒多想,一邊的五爺爺聽了卻是感慨,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