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會吧?!”趙學義和吳叔等人聽了這話都相當的驚訝。
“確實是牆泥本,從幾個方面就能看得出來。”
楚琛解釋道:“真正的老碑由於年代久遠,在經歷風吹雨打後被風化、腐蝕,碑身上會出現一片一片剝落的石花,這些石花高低不平,分佈並無規律。而大部分牆泥本完成後為了製造出石頭風化後高低不平的效果,通常將石灰撒在牆上偽造風化點。”
“你看看,這幾本碑帖的風化點看起來就有些均勻,這應該是作偽者意思到了這一點,故意這麼做的,而且效果也比較出眾,但還是多了一份刻意,顯得不那麼自然。”
“另外,真的石花向內凹,碑帖上會出現白色的痕跡,也就是俗稱的陰文。而撒出來的風化點往外突出,反映在碑帖上是黑點,也就是陽文,這個方式可以有效地分辨原拓和仿拓。另外,老碑經過常年的風化,有時會出現裂痕,這種裂痕在原拓本上十分自然,而仿製品上的裂痕則有明顯的修飾痕跡……”
楚琛把牆拓本的特點給大家講了一遍,讓趙學義是連連搖頭,他苦笑道:“大意了,真是大意了,沒想到碑帖這東西居然也有人造假了!”
說起來,自九十年代中期收藏熱興起,相對於書畫、瓷器而言,碑帖的假貨非常之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碑帖相對冷門且比較枯燥,收藏的人也少。而正是由於這一點,再加上趙學義其實對碑帖也沒多少研究,打眼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怪人的訊息
PS:看《鑑寶人生》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其實,不單單是趙學義,吳叔他們同樣有些尷尬,他們先前還說趙學義撿了漏,沒想到結果卻是這樣。他們之所以這麼認為其實和趙學義差不多,也都是覺得碑帖而已,應該不會有人造假的。
其實,以前碑帖沒人關注,那是因為相對冷門且比較枯燥,收藏的人也少,沒多少利潤,作偽的當然不多。現在關注的人多了,有了利益,那些人的目光也就瞄了過來。
現在市場上除了楚琛說的牆泥本之外,還有木刻本、原石刻本、翻刻本這四種方法。需要說明的是,這四種製作碑帖的方式歷代都在使用,原本是為了將這項文化傳承下來,不能和作假一概而論,只是如今被利慾薰心之徒當做了牟取暴利的工具。
除了以為碑帖不太可能造假之外,他們之所以認為這六本碑帖是真品,最主要還是因為上面的題跋和鈐印,實在和金農的書法太過相像了。既然書法是真跡,那碑帖當然不可能會是贗品。因此,他們都沒有仔細觀察,結果卻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楚琛對此也有解釋,他說道:“其實,這些筆跡雖然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但在用筆方面卻和真跡並不一樣。”
“咱們國家歷代書法的用筆大都以中鋒為主,以求線條圓渾厚重之感。運用側鋒書寫者往往被視為不合法度,而金農卻一反常態。大量使用臥鋒側行之法,然其線質異常沉厚。於方勁中饒有渾融之意,究其原因乃在於金農平生的書學全以碑版為基礎。”
“另外,在墨色上,金農喜用濃黑的‘油煙墨’作書,線條表面光澤明亮,猶如漆器。在結字上,他獨具匠心把橫畫加粗、豎畫變細,且常常上部緊密、下部疏鬆,把空間構成上的誇張對比走向極致……”
聽了楚琛的解釋。大家再仔細觀察這幾本碑帖的時候,發現在用筆方面,確實和楚琛話語中介紹的不同,而且有一本碑帖上的題跋可能因為作偽之人疏忽了,更是相差的比較多,這讓他們覺得非常慚愧。
看到大家都有些尷尬,楚琛就笑著說道:“其實,咱們古玩鑑定說到底還是要靠知識儲備,馬後炮說起來往往比較容易。就像張大千仿石濤的作品。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已經足以似假亂真了,但咱們都知道了是仿作,再來看的時候。就覺得破綻百出。”
“我之所以馬上就看出它們是贗品,是因為我師父那碑帖真跡比較多,金農的書法作品也有好幾幅。比你們多了這麼一個優勢,辨別真偽當然容易了。”
吳叔等人對打眼這事也是司空見慣了。再加上,他們對書畫都不是太精通。現在聽楚琛這麼一說,現場的氣氛又重新熱鬧了起來。
趙學義呵自嘲一笑道:“我這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貪念,明明知道便宜無好貨,看到有什麼便宜好賺,腦子就有些犯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