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小漏。沒想到最終自己卻被別人撿了漏!”
王如洋拍了拍田興偉的肩膀,說道:“老田,打眼這種事情太正常不過了。沒必要太過糾結。不過,有一點我得說你一下。黃筌的作品到目前為止,一共只有兩幅。你買的時候,應該小心謹慎一些吧。”
黃筌的作品數量很多,僅《宣和畫譜》所著錄的作品,就有三百四十九件。但到了現在,就只有兩幅作品比較可信,一件是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卷,另一件就是流傳到國外去的《竹鶴圖》。
另外,再加上黃筌的兒子黃居採的《山鷓棘雀圖》軸,現在比較可信的“黃派”真跡就只有三件而已。由此也可見作品的珍貴,至於說想在上面撿漏的可能性肯定是微乎其微的。
田興偉苦笑了一聲:“還不是貪念作祟嘛!”
其實,如果在別的時候,他打了次眼到也沒什麼,但現在就有些丟人現眼了,特別是到目前為止,大家帶來的東西,就只有他一件有問題,這更加讓他鬱悶。
“田總,您也不用這麼沮喪,這幅作品雖然不是真跡,但也是可圈可點的。”
這時,魯傳雄開口道:“另外,憑我的經驗判斷,我覺得這應該也算是名家的仿作。”
“誰?難道是張大千?”田興偉連忙問道。
“我說田總,你這樣的心態可有些不對啦!”
“是啊,咱們認識的時間也不短了,老田你的好面子的性格哪個不知道?不就你是第一個拿出來有問題的東西的人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在座的哪個沒這麼丟臉過?都是朋友,還介意這種事情,可有些不對啦!”
“就是,大家既然是朋友,沒必要這樣……”
一時間,許多人紛紛表示田興偉太著像了,勸他放寬了心,不要在意一次的得失。田興偉也馬上反思自己的過錯,向大家檢討自己的不是,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隨後,魯傳雄就笑著說道:“清末民國那會,並不是只有張大千仿的好,另外可還有一位專門仿工筆古畫的畫家……”
這時,田興偉雙手一拍:“嗨!忘記還有劉伯年了!”
劉伯年是張大千的同鄉,他在古代書畫的複製、臨摹上本領高超,絲毫不讓張大千。他早年拜畫家王個為師,學習吳昌碩的大寫意花卉,後又廣泛地學習宋元繪畫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畫路很寬,從宋人的工筆花鳥到清代華新羅的山水無一不能。
劉伯年作偽古畫有主要幾個特點,一是他雖然拜在師傅的門下,但他的畫路更接近於張大千,對宋人作品揣摩的很透,無論是線上條還是在設色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對應性,惟妙惟肖。
二是他的做舊功夫非常高明,不論是紙上的包漿,還是紙絹的“舊氣”都做得非常好,可稱是天衣無縫。
最後,是他所臨仿的物件多是選擇工筆或小寫意的花鳥、人物,沒有大寫意風格的作品。
原因很簡單,工筆或是小寫意的畫繪製時間較長,工序較複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如果摹仿者的水平高、心態穩,可較容易仿到與原作相近的程度。這是他的仿古作品能夠讓很多大鑒賞家“走眼”,並被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主要原因。
這裡有個故事,民國時期,劉伯年臆造了一張《梨花鱖魚圖》,託名是宋代畫家李延之的作品,這件作品生動、自然,沒有亦步亦趨摹仿古人所產生的生硬、侷促之感。
完成之後,這幅畫先被人悄悄地弄到了京城,後由畫商陸鯉庭賣給了滬市博物館,滬市博物館把它作為精品收入《畫苑綴英》。
劉伯年看到畫冊後感到事態嚴重,就主動給有關部門寫信,說明他造這張假畫的情況,真相這才大白於天下。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仿作水平之高。(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濠境來客
接下來,魯傳雄和楚琛分別為大家講解了他們認為這幅畫是劉伯年所作的理由。不過,期間也有人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兩人也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就算平時幫人鑑定古玩,他倆也不會表現出一言堂的作風,更何況現在是交流會。
等魯傳雄和楚琛把那些不同的看法一一反駁,大家也都基本都認定這幅作品確實是劉伯年的仿作。
劉伯年的名氣雖然不但,拍賣會上的成交價也不高,但這幅作品還是表現出了非常高的創作水平。因此,此畫的價值雖然比不上真品,但也不至於讓田興偉血本無歸,這讓他心裡多少有些安慰。
解決了這件事情,楚琛就回到原位,不過正當他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