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敏是個公卿人家的小姐,對這些買賣上的事物不懂什麼,聽了也就是那麼聽著了,並不上心。
倒是仔細的看了看貞娘,不過一年不見,身子長高了好些,容貌也長開了,柳眉杏眼桃腮雪膚,穿著件蜜合色的小襖,藕荷色挑線裙,眉目轉盼留情,菱口似笑非笑,端的是一個豆蔻芳華、嬌媚俏麗的少女了。
不由感慨:“不過一年的光景,妹妹已長大了,快及笄出閣了吧?”
“定了明年我十五週歲及笄,八月初六的婚期,原想著到時候寄帖子給你呢,怎麼知道你竟自動送上門來了,正好,到時候你可來給我送嫁才是!”貞娘遞了一塊九珍糕給元敏:“嚐嚐這個,我們這的魁元樓做的,你不愛吃太甜膩的東西,這點心不甜不膩,還有些奶香,味道剛剛好。”
元敏嚐了嚐,笑道:“果然,你自小就擅長廚藝,品評的東西果然都是好的。你放心,你出閣,我定然要來送的,你當真就定下了你表哥了?”
貞娘不解:“怎麼了?”這訂婚的事還可以說換就換的嗎?
元敏端正的坐好,忽然面容一肅道:“我哥哥捎信來說,有貴人在打聽你,似乎關注你許了人家沒有,我哥哥的朋友正好就是禮部的,問了我哥哥,說你許了人家,對方也沒說什麼,就罷手了!”
“貴人?”貞娘有點懵,自己一個小小縣令的女兒,容貌算是上乘,可也不至於傾城,哪裡來的貴人打聽?實在莫名其妙。
元敏見貞娘一臉茫然,取笑道:“你這丫頭啊,八成不知什麼時候招惹上了桃花,我聽了也覺得納悶,可你已經許了人家,就算是貴人也不可以的,何況,寧做窮人妻,莫做貴人妾,我瞧著你那表哥也是個一表人才的青年,看著氣質不錯,假以時日未必不能封妻廕子。”
貞娘笑道:“封妻廕子我倒不奢望,只希望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就是了!”
元敏看著貞娘忽然嘆了一口氣,低下頭神色有些黯然。
貞娘看了她一眼,道:“吳縣的普濟寺素來香火鼎盛,姐姐要拜佛,何至於到嘉定來?我觀姐姐似乎有心事在懷,不如說給妹妹聽聽吧!”
“你也看出來我有心事?”元敏苦笑一下。
貞娘安靜的答道:“接到你的帖子我就知道了,你是特意來這看我,想跟我說點什麼的吧?”
元敏咬了咬嘴唇,目光有些茫然。
“姐夫對你不好嗎?”可瞧剛才接元敏下車細心關懷的模樣不似作偽啊?
“他對我很好,很好”元敏似乎終於找到了突破口,拉著貞娘將這一年來的委屈盡訴了一番。
原來,元敏嫁到林家後開始過得還不錯,夫婿林致雍體貼溫柔,府上人敬她是國公嫡女,對她尊重有加,只是婆婆周氏是個萬事不管的木雕泥塑人兒,整日在佛堂裡待著,家中的中饋全由謝姨娘把持著,老婦人謝氏對這個侄女十分維護,成親後不久就跟元敏說:“按說你是長子嫡孫的媳婦,這中饋原該交到你的手上的,只是一來你年輕,沒什麼經驗,二來你們當前最要緊是生個孩兒才好,等孩子生了,你也得閒了,再讓謝姨娘將中饋交給你。”
元敏還能說什麼呢,謝老婦人對侄女雖然維護,但對嫡嗣更為看重,對元敏的身子一直非常關注,三五不時就打發媽媽來看看,弄得元敏對自己懷孕的事也著急了。
林致雍如今對元敏十分上心,一個月大半個月都宿在她房裡,原先的兩個通房只在元敏月事來的時候才服侍他,可就這樣元敏還是沒有動靜,謝老夫人就著急了,燒香拜佛的到處求方子,元敏對自己遲遲沒有身孕,十分懊惱,心情也就一直不好,偏偏大少爺致柏,五少爺致和都早早就有了自己的長子,致和甚至連庶長子都有了,謝姨娘對此十分得意,常常帶著兩個孫子在謝老夫人哪討好兒賣巧,又一次丫鬟甚至聽到謝老太太跟謝姨娘抱怨:“我就說不要攀高枝,老爺非看重媳婦孃家的身份,誰知竟娶了這麼一個不會下蛋的雞,她那婆婆就是個煙不出火不進的木頭,當年也是高門世家出來的,說什麼名滿大金的才女,一臉的清高,我瞧著也就那麼回事,費勁巴拉的才生了一個兒子,就再也沒了動靜,幸好娶了你,才我們老林家多了幾個枝葉,不然可怎麼是好?”
到了八月,老夫人終於忍不住了,讓元敏自己選兩個丫鬟開了臉給林致雍做通房,這可是打媳婦臉的事,新娘子過門才一年,就要給相公納了通房,腦袋再不靈光都能想到新媳婦不怎麼受婆家待見。好在林致雍對元敏的處境十分心疼,跟老夫人磨了很久,才讓老夫人同意,讓元敏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