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冷笑一聲,淡淡的道:“剛剛報恩寺佛前立下血誓,對貞兒絕不相負,若辜負了她,佛祖罰萬箭穿心、萬仞加身,死後屍骨不全,受煉獄之苦!”
空氣似乎這一刻凝滯了,風吹到這裡似乎也感受到了肅殺的氣氛而緩了腳步,所有都瞠目結舌的看著杜石頭。
佛前血誓,是大金最毒也最靈驗的誓言,大金自熹宗位時就篤信佛教,佛教由此大金成為宗教領袖,大概三百年前,啟承帝位時,有嫡子兩,長子旭王,次子銘王,啟承帝屬意次子繼承帝位,又怕長子不滿,以致兄弟鬩牆,遂命二佛前立下血誓,永不相負,若有一挑起事端,則其子孫後代不賢不孝,江山終究會屬另一的子孫。
啟承帝駕崩不過兩年,旭王果然起兵逼宮,逼弟弟交出玉璽,讓出皇位,並暗殺了弟弟,銘王臨死時泣血嘶吼:“佛前血誓,當為汝設,佛祖上,終當應驗。”
旭王登基後,稱載灃帝,因為銘王死前的話始終覺得心內不安,於是他全國範圍內打壓佛教,大興道教,並派暗殺銘王的子孫。銘王有一子名霄,因身體不好,自幼被送進寺廟帶髮修行,銘王死前,派出自己的心腹將自己的血書送至寺廟,叮囑傅霄隱藏行跡,伺機報仇。
十年後,傅霄聯合七位王爺舉兵七十萬造反,終於奪回帝位,史稱“載灃之變”。
傅霄登基後,稱印宏帝,這印宏就是傅霄廟中的法號。
佛前血誓也因此成為大金朝最為鄭重莊嚴不可褻瀆的誓言。
也有那兩情繾綣的夫妻,或彼此情誼深厚的結義之願意佛前立下血誓,彼此絕不相負,可十分稀罕,等閒是絕不會擁著這種方式立下這樣不可挽回的誓言的。
這會,杜石頭居然一個去報恩寺立下血誓,所有都被驚呆了。
貞娘渾身戰慄,半晌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知道杜石頭對自己情誼深厚,可從不敢想他會佛前立下血誓,對自己絕不相負,一個男願意用性命保證對自己的誓言和感情,這是她前生今世想都不曾想過的事情,一時間,她不知道該做什麼樣的反應,整個只能痴痴的看著跪地上鄭重其事的男子。
溫紹卿覺得整個如被雷擊一般,渾身無力,一隻手指著杜石頭半晌都說不出話來,只有杜氏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抱著杜石頭哭道:“這孩子啊,怎麼去立什麼血誓啊?,叫娘心裡怎麼過意的去啊”
許懷安的眼眶也溼潤了起來,其實當貞娘決定留下的時候,他對這件事就有所察覺,只是不敢對妻子言明,只好偷偷去問女兒,貞娘淡淡的笑道:“爹,不用擔心女兒,女兒名下有碧溪園,有三家鋪子,將來生下這孩子,公公的資產也都是他的,女兒就是不再嫁,這輩子吃喝是不用發愁的,至於相公,爹,想必也看得出,侯爺很喜歡他,將來對他的前程定是極力幫扶的,留下,相公不用為難,侯爺不用為難,他對有一份愧疚之情,對和純哥兒就會懷一份感激,們的仕途就有了一個依靠,有什麼不好呢?”
他十分心酸,女兒不過成親半年,正當十六歲韶華,居然連後半生的日子都考慮好了,自己和兒子的前程都要算計到,可身為一個父親,他的前程居然要靠女兒一聲的孤獨寂寞來成全,他覺得愧疚難過又無可奈何。
侯府的權勢,豈是他一個小小的七品官可以撼動的?
溫紹卿半晌才回過神來,哆嗦著嘴唇問:“,好好的幹什麼要去立血誓?”
原來這女子看似溫良賢淑,卻以退為進,這等心計,這等手段,果然了得啊!
杜石頭認真的看著父親,道:“知道,所有都以為認了您,從此就一步登天,成了侯府的大公子了,這些日子,聽見好多議論這件事,不外乎都說,將來定然要拋棄貞兒,另娶了高門大戶家的女子為妻,知道貞兒不肯跟去京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她寧願留江南,自己一個守著孩子過日子,哪怕將來真的棄了她,她也不願意讓為難。可是父親,們是自小一起長大的,一起同甘共苦,小時候病了,是姑姑幾天幾夜不吃不睡的看護,家裡只有一個雞蛋,她也做了蛋羹給吃,貞兒眼巴巴的一旁看著,姑丈咳嗽的不行,她也咬牙把家裡唯一的一件皮襖給穿了。們去北面被韃靼抓了,被打的奄奄一息,眼看著就不行了,爹餓了幾天也不願意把扔下,把捆身上揹著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去給找活路。們家裡窮,是貞兒想出各種花招來賺錢,為了打出一個讓滿意的妝盒,她給家小姐梳頭淨面,當個小丫鬟似的伺候著,就為了哄著家說出自己喜歡的樣式來。姑丈當上了縣令,卻還是個白丁,舔著臉去求娶,貞兒二話沒說答應嫁給,全縣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