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葛,我原先聽人說過,果然異香撲鼻,難得的很,舅舅,這宅子原先的主任定是一位雅士啊”
許懷安捻鬚笑道:“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果然是好。”
杜大壯豪邁的大笑道:“誰知道這是什麼,本來我剛見著這些石頭還煩的很,想尋人搬走的,可石頭不讓,說你可能喜歡,這才留下的”
杜石頭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的看了貞娘一眼,見貞娘喜悅,便覺得自己的決定無比英明,十分開心,引著諸人攀藤穿石而過,面前陡然開闊,但見一片無邊無際的荷塘,碧綠嫣紅,魚戲其中,荷香清麗,兩隻小船逶迤划來,船上兩個挽著褲腿的漁家打扮的小子殷勤的接過諸人上船,小船分花拂柳穿過荷塘岸邊卻是幾行垂柳,順著垂柳是遊廊抄手,上面綠窗油壁,清雅靜謐,一行人繞過遊廊卻見幾間小巧精緻的房舍,門上懸了一塊匾額,只以木頭刻成,上書“淇水”天然去雕飾,反多了幾份野趣
房舍中床椅皆是竹製的,十分精巧雅緻,粉白的牆壁上還掛著一幅畫,畫上是一隻小舟,一個青衫男子對月而而立,上面提了蔣捷的一首《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整幅畫意境蕭瑟,充滿了落拓滄桑的凝重,許懷安對著畫默默的看了半晌,感慨道:“這幅畫想來是畢閣老晚年所畫,閣老歷經兩朝,身世坎坷,這首詞倒很符合他的晚年心情。子孫不賢,辜負了閣老的一世英名啊”
出了屋子,見小小的院落裡還中了芭蕉和梨樹,梨樹下還設了石凳和石桌,許懷安很喜愛這處幽靜雅緻,笑道:“若在月色好的夜晚在此處讀書,才有情致。”杜大壯笑道:“你即喜愛,這裡就歸你了,明兒縣衙休沐,你就在這兒歇著,我來找你喝酒,最妙!”
順著遊廊再走是一片豔紅噴薄的杏花,約有百來株,杏花裡隱約是一帶黃泥鑄就的矮牆,兩溜青籬,裡面是數間茅屋,籬外是一口深井,上面還有轆轤,旁邊分畦列畝,遍種佳蔬菜花,茅屋的外牆上還掛了兩串子老玉米。杜氏見了,忙推門而入,但見屋內是北方的大炕,炕上還放了精緻的小几,很像順義鎮的老屋,杜氏歡喜,笑著道:“這裡倒很像咱們原先的家嘛!”
杜大壯一拍手道:“我就說你肯定喜愛這吧?這屋子裡的炕是我後找人修的,貞娘說你受過大寒,不能受涼,那填漆床約摸你也住不慣,還是這炕好吧?”
杜氏點點頭,許懷安也一直惦記妻子的身體,每到冬日,杜氏就渾身酸楚,他看著也覺得心疼,今日見了這大炕,心中感激大舅子的心意,笑道:“只當大哥是個粗枝大葉的人,原來竟心細至此,大丫原就不慣府衙裡的住處,這裡有田有水有炕,大哥,我們倆口子日後就在這裡養老可好?”這原是玩笑話,杜大壯卻十分高興:“住著,住著,這就是給你們預備的。”
純哥不樂意了:“我的呢,舅舅,我的屋子在哪裡啊?”
杜大壯指指杜石頭:“兒子,快帶你小舅子去瞧瞧他的住處。”杜石頭臉一紅,領著純哥兒帶著眾人一起走出茅屋,沿著綠柳堤岸走了百步,就見到一座拱形石橋,其下清水脈脈流動,兩旁皆是桃李杏樹,水上面落英紛紛,沿水而去,卻見幾間清廈隱在四人抱的幾棵銀杏樹之間,四面是窗,一面臨著荷塘,涼風徐來,清爽中帶著荷香,門上一副對子寫道:臺榭漫芳堂,柳浪蓮房,曲曲層層皆入畫;煙霞籠碧樹,鶯歌蛙鼓,晴晴雨雨總宜人。許懷安看了對子,讚道:“合情合景,好對,好對啊!”
杜大壯道:“我們爺幾個都住這好不好?這裡最是涼爽,我最愛這裡爽快,四面通風,你哥哥還讓人種了艾草和薄荷在旁邊,不怕蚊蟲,閒了,舅舅帶你去挖藕,摸魚,回來咱們做藕夾做魚吃好不好?”純哥最是不耐熱,見此處靠水而居,涼爽又有玩的,當然一疊聲的說好。
杜大壯指著荷塘另一側又道:“那邊還有一大溜宅子,是暖閣,冬日裡住那邊去,也是好景緻。”
一行人又沿著溪水走到一處僻靜清幽的院落,一行十來間屋子,皆修的精緻整齊,青瓦白牆,當院栽了一棵西府海棠,後園是一個花園,遍植了梅花。這裡卻是給貞娘和丫鬟住著的地方。屋內設計的也別具匠心,沒有設多寶閣,卻在牆壁上鑿出一個一個的凹來,上面放了許多膽瓶、梅瓶、玉石盆景、琉璃盞等,傢俱皆是紫檀木的,沉穩大氣透著華貴。妝臺上妝盒、胭脂盒、頭油、香露、宮花等竟然一應俱全,房裡不只有高大的添漆床,臨床的位置還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