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3 / 4)

小說:宋世蓉華 作者:雨帆

:“以後不許爬這麼高了,太危險了。”

李夕不服氣道:“五哥在家天天爬牆也不見有人說他。”又回頭朝黃二郎嘀嘀咕咕介紹李五郎李武的豐功偉業。

李清月氣得想捏李夕的小耳朵,他那小身板能跟皮實的李武比嗎在李武是個小粉團還喝著奶的時候就懂得跟他老爹打架爭老媽的溫暖懷抱了人天生的銅皮鐵骨,要說喜歡,李彥仙最喜歡的應該是平時調皮得惹事不斷的李武,就是因為他筋骨強健,練武天分直逼李彥仙小時候。

黃寶珠見狀拉了拉李清月充當兩人的和事老勸道:“好啦好啦,這小孩子原該這樣蹦跳著,要是木呆呆的就沒了那生氣了。”

誰知道李夕不領情地翹著鼻子道:“我不是小孩子啦。大伯孃說了,小夕是半個大人了。”

李清月懶得理會這臭屁小孩,這孩子慣會在長輩面前裝乖,越大越古靈精怪難纏得很,唉,歲月是那麼的殘酷,曾經抱著自己脖子軟軟地叫“四姐姐”的小娃娃就這麼一去不復返了。

李清月和黃寶珠扯著兩孩子回小涼亭,便見李澤愁眉緊鎖地在迴廊上緩步走來。李清月看了李澤憂愁的臉色不禁有些擔心自從李澤來到京城主持火器監工作後,她幾乎再沒在李澤臉上見過笑容,而且整日忙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連好好吃頓飯都不行。

“三哥,這邊”李清月出聲朝李澤招了招手。

李澤從思緒裡抬起頭來,有些茫然的四處張望。

李清月忙喊道:“在亭子這邊。”

李澤看見四姐弟均坐在假山涼亭中,好不愜意,不禁笑了笑,抬步走來。

初秋的太陽還帶著夏日的熾烈,李澤即使是招了轎子回來,也熱出了一身的汗。

黃寶珠見李澤連背襟都打溼了,忙招來廊下待命的小廝吩咐:“去端盤乾淨的溫水來,還有乾布巾。”

李澤朝黃寶珠笑了笑。

李清月拿起摺扇給李澤扇風:“三哥,外邊很熱吧今天表姐讓人做了冷飲,你要吃點不”

李澤愣了一下,覺得被悶得實在有些口乾舌燥得難受,邊點頭道:“嗯,來一點那有什麼”

李清月抓了抓鼻子,她吃是吃了,可也沒鬧清楚叫什麼名字呢,便瞧向黃寶珠,黃寶珠笑道:“是砂糖冰雪冷元子。這是我妹妹陪嫁的廚子最拿手的甜點,有些甜。三郎你喜歡吃甜的嗎”

李澤從來不挑食,無所謂道:“我能吃。”

最會滿足自己口腹之慾的中國人在冷飲方面也是不落後的,大約在3000年前的商代,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據詩幽風七月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說明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

到了周代,出現了專管取冰用冰的官員,稱為“凌人”。春秋時代末期帝王宮內專門闢有供夏季飲食的處所,叫做“冰廚”。

屈原楚辭招魂有“華酌既陳,有瓊漿些”之句,後面又提到一種“柘漿和瑤漿”。柘漿,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瑤漿,泛指用各種鮮果榨制加工的糊狀冷食。這瓊漿柘汁,可以說是現代的乳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產品。

而老少皆知的諸葛武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相當高。

到了唐代時平常人家也能享受到冷飲了,據唐摭言載,盛夏地人賣冰於市,過路人熱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為快。卻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結果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冰都融化了,地人終於弄巧成拙,賠了本。晚唐時,商人為了招徠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顧客。

冷飲在宋代得到了一定的普及,種類也多了,如今日黃府大廚子做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在汴京街頭也有得賣,臨安今杭州街上賣的則是“雪泡梅花酒”、“雪泡豆兒水”等。在經濟比較繁華的大都市還出現了冷飲專賣店。如楊萬里詩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冷飲專賣店裡的品種很多,比如“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的“冰酪”;還有至今仍受歡迎的冰鎮酸梅湯,更是風味獨特。宋劉松年的茗閱賭市、宋書家的半茶圖,還把出售冷飲場面畫入畫中。

李澤洗了一把臉,覺得舒爽多了,坐下來享受冒著冷氣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吃得好不痛快。惹得兩孩子也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