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所有型別的忽悠,這就是《賣柺》小品的偉大之處。”劉小溪髮長微博對《賣柺》表示了讚賞。
“《賣柺》,是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有不少人對這個作品頗有微詞,說三道四,但我覺得它很好,我說說我的看法和感受吧!在我看來,這個作品是有些象徵性質和寓言性質的作品。這個作品的故事是虛假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發生,一個人把一個健康人給忽悠瘸了,並且把拐賣給他。但是,它在藝術上卻是真實的。我的意思是,這個故事的內在邏輯、內在感受確實非常真實的。”
“同時,這個虛構的故事非常具有表現力,它把受害者被騙子愚弄、欺騙的情況形象地、藝術化地、誇張地再現出來。因此,這個作品獲得了強烈的喜劇效果和藝術效果。也就是說,作品透過這個虛假的故事藝術化地再現了現實生活。而且,在我看來,它有可能比現實中的事實更接近現實。這種表現方式有一點表現主義文學和荒誕派戲劇的意味。”
“如果我上文的分析有一點道理的話,我想進一步說,這個故事的寓言性增加了這個作品可以抵達的廣度和深度。具體地說,在現實生活中的受騙經歷,都有可能從這個小品中找到共鳴。它可以是某個具體的受騙經歷,比如某個人因為某件事被騙了幾百塊錢遭受了損失等經歷,都可以在這個小品中找到共鳴。”
“而且它還可以是某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由於受到了某種誤導,可以是思想上的某種誤區,也可以是某個偶然事件,從而誤入人生歧途的經歷。這更可以從小品中找到共鳴。因為在《賣柺》這個小品中,受騙者不僅損失了幾十塊錢和一輛腳踏車,而且他因此認為自己是病人,丟了工作,影響了他的人生走向和生活道路,這才是更為嚴重的事情。”
“因此,這個作品可以從多層次、多維度、多角度去解讀。甚至,你怎麼說都行,只要符合這個作品所傳達和表現的心理感受和思想內涵即可。”汪謙在《非誠勿擾》裡的搭檔朱殤也發表了長微博。
“汪老師的小品和以前看的小品不一樣,從頭到尾都是笑料,配合上他那搞笑的表演,一刻也沒讓我們的笑聲歇著!汪老師就是牛啊!寫歌、寫詩、當主持人、開遊戲公司、打太極拳,不管什麼都做到行業頂尖!”徐繼超對汪謙慣例讚不絕口。
第360章 耍得團團轉
“對啊!先前看笑在江湖的時候,我覺得這一季的小品都還湊和,但是看了賣柺之後,才發現其他小品簡直沒看頭啊!現在就想等下一期還有沒有汪老師上場了!現在期待汪老師的小品就象當初期待《真相》一樣!”薄荷回覆了徐繼超的微博。
“汪老師的小品真好看!”張萌迪發了微博。
“棒棒呢?”薄荷又回覆了張萌迪的微博。
“看了《賣柺》,從此對戰鬥汪黑轉粉!”
“我也是!”
“太期待了!”
“有沒有影片提供下載的?我還想再看幾遍!”
網友們也在所有讚賞《賣柺》的微博下方各種留言。
……
第二天中午。
邶京某酒店。
唐靜請汪謙吃飯,還請了她在京城的幾位朋友一起作陪,其中有一位是國家足球隊的主教練高泓博。
一場飯局之後,汪謙和這些人也都成了朋友,高泓博下午要去訓練場,集訓國腳們準備三天後東亞四強賽的首場對泡菜國的比賽,唐靜想去看國腳們的訓練,特意向汪謙發起了邀請。
汪謙上大學時也踢過足球,聽說這件事後也很感興趣,於是和眾人一起去了國腳的訓練場地。
雖然不是正式大賽,但國腳們仍然採取了封閉訓練的形式,一開始是各種基礎訓練,折返跑、障礙帶球、射門訓練之類的,後來又分成了藍隊和紅隊進行對抗訓練。
對抗訓練進行到十分鐘的時候,藍隊一名球員意外受傷下場,高泓博另外招募的幾名球員還沒過來,導致場上變成了十打十一的局面。
“你們有沒有人有興趣上去踢兩腳的?”高泓博向身邊幾位朋友問了一聲,對足球愛好者們來說,能在國足訓練場上和國足們踢上幾腳,會是一種很難忘的經歷。
“汪老師上去玩玩吧!汪老師的球踢得挺不錯的!”唐靜向高泓博推薦了起來。
“哦?汪老師還會踢球?”高泓博有些意外。
“湊和吧。”汪謙點了點頭,這些國腳們粗糙的水平讓他實在有些看不下去了,也想下去試試,看看自己如果上場踢球的話,和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