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極為可怕的人。洪武年間,如果大臣家有錦衣衛上門,他就會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別,然後一去不返。
此外錦衣衛還負責收集軍事情報、策反敵軍高階軍官的工作,如在後來的萬曆朝鮮之戰中,錦衣衛表現的相當活躍,收集了大量日軍情報,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錦衣衛的另一個可怕之處在於,他們不受司法機關的管轄,可以自己抓捕犯人,並審判判刑。在逮捕犯人前,錦衣衛指揮會發給所謂“駕帖”,大家可能在“新龍門客棧”中看到過這件東西,要說明的是,“駕帖”並不是身份證明,而是逮捕證。
錦衣衛持有此物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攔,如有反抗,可格殺勿論。由於錦衣衛擁有幾乎超越一切的權力,無論刑部還是大理寺見到錦衣衛都避而遠之。
錦衣衛還有自己的監獄,稱為“詔獄”,此獄名氣之大,甚至超過了刑部的天牢,因為能被關進這個監獄的都絕非普通人,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惡。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工作效率確實很高,在胡惟庸和藍玉案中,錦衣衛晝伏夜出,四處打探,以不怕殺錯,只怕殺漏的精神找出了許多所謂的同黨,並一一處決。這兩宗案件也大大提升了錦衣衛的名聲。
毫無疑問,這是一群可怕的人,他們重權在握,除皇帝外不受任何人管轄,是皇帝重要的統治工具。
但這一機構的始創者朱元璋卻深刻的認識到了特務政治的危害,他知道如果放任下去,國家法律的約束性和權威性將蕩然無存,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他命令撤銷錦衣衛,並下令所有司法審判行為必須由司法機關執行。(詔內外獄無得上錦衣衛,大小鹹經法司)
為了顯示廢除錦衣衛的決心,朱元璋還當眾焚燬了錦衣衛的刑具,以示永不重開之意。
然而很多事情只要開了頭,就很難收尾了。
錦衣衛這個獨特的機構將在後來的明朝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以後還會經常和它打交道的,現在就先放下吧。
就在朱元璋逐步解決國內問題時,明帝國的東北邊界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件事將對明朝後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事情的發生地是高麗王國。
高麗王國是王建於公元十世紀建立的,這個王朝取代了之前的新羅王國,一直延續下來,但這個高麗王朝與明朝的關係並不好,這是有著歷史原因的。
在元朝建立之後,發兵攻打高麗,高麗最終不敵,被迫屈服蒙元。而元朝統治者按其一貫的方針政策,將本是隸屬過的高麗歸併為元朝的徵東行省。元朝還隨意廢除高麗國王,其目的在於透過王室的通婚,將高麗牢牢控在手中,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元世祖到元末,元朝皇帝先後將七位公主下嫁高麗國王。
這樣看來,和親這一招永遠都是有用的,萬一有一天雙方打起來,只要把七姑八姨的拉出來,讀一下家譜,考證出閣下是我姐姐的兒子的堂弟的鄰居等等,就能把對方說得目瞪口呆,收兵回家。
元朝的目的達到了,經過長期的相親介紹和血緣分配,三代高麗國王都帶有元朝皇室血統。當然了,如果要算出到底是哪一輩的,互相之間怎麼稱呼還是要翻家譜的。
正因為高麗王室與元朝皇室的血統聯絡,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統治者被趕出中原後,高麗仍然依附於元朝。
朱元璋很明白一個穩定的邊界的重要性,他在明朝建立後,就派遣使臣出使高麗通報國號年號,試圖與高麗建立宗藩關係。
在利害關係面前,親戚關係是不一定管用的,事情的發展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看到元朝敗退,高麗王朝國王王顓便斷絕與元朝的關係,受明朝冊封,趁機擺脫了元朝的控制。然而事情總是一波三折,高麗王朝裡還有很多人是元朝統治者的親戚,他們自然不甘心被明朝控制。於是親元與親明的勢力展開了長達十餘年的鬥爭。
后王顓十歲的養子江寧君辛隅繼位。這位國王是傾向北元的,但他為了不得罪明朝,也派遣使者去為他的父親請封諡號(高麗國王的諡號按例由明朝確認)。本來事情還是順利的,明朝派遣使節林密﹑蔡斌前往高麗,然而此二人在從高麗歸國途中被人劫道,不但隨身物品被搶,人也被殺掉了。
按說這件事不一定是高麗乾的,因為在自己地盤上幹這些活就等於在兇案現場寫下殺人者系某某,太過招搖,此事恐怕是北元派人乾的。
但朱元璋豈是好得罪的?陰謀居然搞到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