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問津,也不管這裡有沒有仰慕者前來頂禮膜拜,都與這座祠堂的主人于謙無關。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即使再過五百年,無數浮華散去,于謙依然會站立在這裡,依然會因他的正直無私、勇敢無畏被世代傳誦。
因為他是一個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而真正的英雄是不會被人們忘卻的。
我堅信這一點。
明代有很多厲害的人物,我曾給這些人物做過一個排行榜,前文也曾提過,于謙在我看來,應該排在第二名,雖然明代有一些人物的豐功偉績不下於甚至超過了于謙,但他們的排名也在於謙之後,這是因為評定的標準由品行有兩項:品行、才能。雖然某些人的才能確實勝過于謙,但他們的品行是有缺憾的。比如朱元璋同志的政治問題和張居正同志的經濟問題。
于謙最為難得的就在於,他不但才能過人,品德上也幾乎無可挑剔,所謂德才兼備者,千古又有幾人!
如無例外,于謙本應排在第一,可惜的是,在他之後,還有另一位高人橫空出世,此人不但文武兼備、智勇雙全,而且五花八門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一不曉,且善始善終,堪稱不世出之奇才。對這位仁兄,英雄的稱呼似乎已不適用了,因為在很多人看來,有一個更適合他的稱呼——聖賢。
這位仁兄也將是我們後面文章中的主角,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後提一句,于謙死後,他的兒子于冕被罰充軍,而充軍的地點叫做龍門,後來的系列電影龍門客棧就是以此為故事模板的,而那位大反派太監的生活原型就是司禮監曹吉祥同志。
雖然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閒來無事調侃一下曹吉祥等人,倒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殺了一批,換了一批,做新龍袍,修宮殿,改年號(景泰改為天順),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朱祁鎮終於消停了,這也難怪,平常人搬個家都累死累活的,何況是換皇帝。
按說事情也算順利完成了,可朱祁鎮怎麼也沒有想到,雖然他已經思慮周密,事必躬親,卻還是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而這個錯誤將造就一箇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讓朱祁鎮成為歷史的笑柄。
朱祁鎮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呢,我們前面提過,朱祁鎮於正月十七日奪門成功,隨即登基為帝,他什麼都考慮到了,卻忘記了那個被他趕下皇位的人——朱祁鈺!
當時朱祁鈺已經奄奄一息,所以朱祁鎮也沒有去理會他,直接就坐上了皇位,可他沒有料到,自己的這個弟弟生命力還很頑強,過了一個多月才死,這還不打緊,要命的是,他忘記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廢黜朱祁鈺的皇帝身份!
這位老兄風風火火地幹了十幾天,才猛然想起自己那個只剩半條命的弟弟仍然是皇帝,哭笑不得的朱祁鎮立刻用皇太后的名義宣佈廢黜朱祁鈺,但是已經太遲了。
此時已經是二月初一,也就是說在這十幾天裡,大明王朝同時有兩個皇帝,而且這兩位皇帝都是現任皇帝,外面坐著一個,裡面還躺著一位。此真可謂千古難得一見之奇觀。
朱祁鎮雖然鬧了笑話,但畢竟還是坐穩了皇位,並從此開始了他的第二代統治——天順。
而那些還鄉團成員們在冤殺了于謙之後,前景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如果用童話的語言就此結尾,可以表述為“他們四個人手牽著手,從此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很可惜,在具有悠久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比如權謀鬥爭、厚黑學)的我國,童話是沒有市場的,類似他們這種陰謀集團,結局總是逃不開兩句話。
一句叫“攘外必先安內”,另一句叫“過河拆橋”,而從後來的情況發展看,還鄉團大致適用於第二句。
解決外敵,即刻內鬥也算是華夏文明的光榮傳統之一,很快,還鄉團的成員們便十分自覺地依照這一傳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內部鬥爭。
說來有點滑稽,鬥爭的起因並非分贓不均,而是性格不和。因為徐有貞是一個有理想、沒道德、有文化、沒紀律的複合型人才,雖然他心黑手狠臉皮極厚,但還是想做事的,是有追求的。
可是石亨和曹吉祥這兩位仁兄,除了有野心和貪慾外,啥也沒有,如果壞人也分檔次的話,徐有貞就是一個有品位的壞人,而石亨和曹吉祥就是壞人中的渣滓。
夫妻之間性格不和可以離婚,而政治家性格不和最終卻只有一個結局…你死我活
於是,壞人之間的鬥爭就此開始。
你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