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經過十餘年的外放生涯,直到被召回京城,擔任兵部侍郎,他並非一帆風順,他曾平步青雲,也曾被人排擠,身陷牢獄,幾乎性命不保。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一切都一直在磨練著他。
也正是在這一天天地磨練中,他逐漸變得堅毅,逐漸變得強大。
強大到足以戰勝畏懼。
鄺埜臨走時期冀的目光還在他的眼前,到了這個時候,他應該站出來挽救危局。
可是身陷敵營成為人質的皇帝,也先精銳計程車兵,城中驚慌失措的百姓,不堪一擊士氣低落的明軍,還有類似徐珵這樣只顧著自己的逃跑派煽風點火,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他:
這是一團亂麻,一盤死棋。
殉國忘身,捨生取義
寧正而斃,不苟而全!
于謙最終還是邁出了這一步。
國家興亡,我來擔當!
決斷!
“建議南遷之人,該殺!”
于謙就是這樣訓斥徐珵的。
他接著說道: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如果就此遷都,大事必然不可挽回!難道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嗎?”(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他的這一番怒吼震醒了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朝中第一號人物吏部尚書王直站出來公開支援于謙,而明代歷史上另一個連中三元者,後來的憲宗重臣商輅也站在了他的一邊,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主戰派終於打動了朱祁鈺,並堅定了他抵抗到底的決心。
由於于謙已經代理了兵部尚書,且又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祁鈺便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給了于謙。
這是天下最高的榮譽,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擔。
散朝後,于謙走出了大殿,看著烏雲密佈的天空,回想起這個並不平靜的早晨,他也不由得感到驚心動魄。
但此時的于謙已經沒有時間多想了,因為此時他那瘦弱的身軀已經承擔起了國家興亡的重擔。
在八月十八日的這個早晨,他進行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也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轉變。
他的不朽傳奇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的。
八月十九日
于謙召開了他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必須說明的是,這位兵部侍郎雖然是個與軍事打交道的主官,之前卻從未指揮過軍隊。算是書生上陣。
話雖如此,書生上陣未必就不行,南宋的虞允文就是以文官的身份組織戰爭,並最終在採石擊敗金完顏亮數十萬大軍的。
于謙雖然是文官,但他對兵法也有研究,排兵佈陣很有一套,相信是小時候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