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俄國和英法的關係可沒有現在這麼好,沙皇俄國在這場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打敗,割地求和,傳說老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此氣的服毒自殺。
新登基的亞歷山大二世對英法的強大同樣十分恐懼,而阿拉斯加正好緊挨著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他老人家一琢磨,要是再打一場仗,恐怕阿拉斯加是守不住的,而阿拉斯加距離西伯利亞很近,若是英國人以此為跳板進攻俄國本土,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亞歷山大二世就想,不如把它賣了,換幾個錢不說,還可以借他國阻擋英國人對俄國本土的威脅。
這理由當然冠冕堂皇,可問題就來了,守不住就賣出去,那俄國當時的首都彼得堡距離英國本土更近,你咋不賣掉?所以隱藏在沙皇陛下英明決定背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阿拉斯加實在沒什麼用處。
工業落後的俄國自始自終都沒有大規模發掘阿拉斯加這塊佔領了1個多世紀的領土,在俄國人眼裡,這兒只是一塊要什麼沒什麼的地方,留著它啥用沒有。
於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開始到處找買家,結果幾年下來都沒有進展,當時世界上有能力買下阿拉斯加的國家,都對阿拉斯加不感興趣,理由和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嫌棄阿拉斯加一樣,阿拉斯加就是一片凍土,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