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辦!”
“先報警,再保護好現場!別跟村民起大沖突,但也別讓他們把東西搶走了!我馬上回來!”唐晨東掛了電話,騎著摩托車飛快地往家裡趕。
等他趕到地方,已經圍了好多人,楊河正組織施工方的幾個人阻擋著村民進來破壞現場。
一些村民也在議論紛紛,挖到古墓的地方屬於古井村,村主任王建軍帶著幾個治保隊員也在現場維持秩序。
鎮上派出所也來了兩個同志,村民倒也沒發生哄搶的事情,可能最主要的在於,這些東西並不多。
唐晨東停好摩托車,推開人群,走到裡面,看到一個挖掘機正好挖到一具朽爛的棺木,看這檔次,還有石棺和石槨,應該是一個有錢人。
唐晨東不是文物學家,但看這個棺槨儲存得還相對完整。只是被開啟的棺蓋裡面並沒有一個見風而化的不朽女屍。
只不過有一堆枯骨和幾件罈罈罐罐。
唐晨東的記憶裡並不認為自己這個鄉村出過什麼大人物。對這些古墓裡面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文物價值有一些懷疑態度。
看那還有些沒有腐爛的衣物來看,唐晨東判斷是這個古墓是清朝的。
“楊河,查一查縣文物局的電話,讓文物局的同志來一下!”
“好!”楊河打114查詢縣文物局的電話。
這邊有幾個村民不幹了,開始試圖往裡衝。
這邊主事的唐晨東已經來了,幾個村民就開始找唐晨東理論起來。
“唐晨東,這可是我們先祖的墳!東西應該歸我們!”
唐晨東還認識這幾個村民,的確是一族的,而且也是古井村的大姓。不過不姓唐,在唐晨東的記憶裡。這族人的確是一直居住在這附近。
說是他們家的祖墳似乎也說得過去!
“口說無憑啊!你們得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個祖墳是你們家的!而且。據我所知,先前這條公路沿線,需要遷的墳,有主的墳都遷走了!顯然這個墳已經喪失在了你們的記憶之中!現在你們卻說這墳是你們家的祖墳?”
可能是周家最年長的一個長者這會兒顫顫巍巍地被後輩攙扶著走了來。
華夏傳統是尊老愛幼。人群裡周姓的子弟都都讓開了一條路。
唐晨東對這些人雖然有一點印象。但卻不知道是誰。
“老人家。你的記憶裡有有關這座墳的記憶嗎?”唐晨東覺得這個老年人應該知道一些!雖然看起來這老年人也不過80來歲,出生的日期都是日據時期了,而這座墳很明顯是清朝時候的。
除非死者是清朝的遺老遺少。懷念清朝的榮光,死了弄點清朝的服飾穿身上。
“王村長!這位小夥子是唐文書吧!這座墳裡埋的應該是周家中。打湖廣填貴雲以來,我們周家的先祖就來到了北隅縣。後來我們先祖的一個分支應該是在咸豐年間來到了石橋鎮古井村,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地方!那個時候這個村子就唐姓和周姓兩個大族!一般情況,周姓是地主,而唐姓多是長年!在光緒年間,我們周家出了一個舉人!就是周家中!不過,我們先祖在仕途上還沒走多遠,宣統皇帝就下野了!周家中於是致仕回家務農!一生抑鬱不得志,不到50歲就死了!死的時候應該是民國二十多年!後來也許是因為家道中落,子孫不肖,連墳都找不到了!那個時候我可能剛出生或者還沒出生,但他的故事,我從小就聽說過的!絕對錯不了!”
唐晨東聽他說得頭頭是道,彷彿還真有可能就是這個周家中。要是這樣,他倒不介意支付一點費用給周家,畢竟相對於古人,他的道路顯得更重要一些!這個耄耋老人說出來的話,還是有那麼一點可信度的!
自己如果這個時候懷疑這個老人的話,那就是懷疑整個周姓的族人呀,他沒這麼傻!
再說,他根本找不到反駁的證據。
再說民國二十年,這個老人按時間算的話應該是民國二十多年出生的人,說不定還親眼見過這個墳裡的死者呢!
不過這不到一百年的墳,就沒了子孫祭拜,甚至連墳都找不到了!果然還是子孫不肖!
話又說回來,一般的土包墳也的確只能儲存一百年左右!過了百年四代或者五代人,這墳連子孫的記憶都不存在了!
“大爺,雖然我相信你說的是真的,但這些從地裡挖出來的文物,需要相關文物專家驗證,如果於國家和政府有重大研究和珍藏價值,我想他們會收走的!各位鄉親,如果這墳果真是周家的祖墳,我不會做任何干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