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處理企業的財政危機時,往往透過法庭監管企業資產執行,讓債權銀行或其他機構延緩債期,或者削減利息,給企業一個喘息機會。實在還不起債,大了不起就是讓企業破產罷了。透過清算破產企業可以重新安排企業尚存的固定資產和其他生產要素,有利於改善整體社會效益。雖然企業破產會帶來一些痛苦,但是虧損企業的破產不僅可以制止銀行呆賬、壞賬的產生和擴大,還可以給其他企業一個警告訊號。可是,韓國政府的產業政策卻把這個非常重要的資訊掩蓋了起來。
新重商主義發展模式必然會剝奪金融部門相對於企業的獨立性。銀行在政府的指導和控制之下,不得不執行政府指導下的信用配給。如果銀行知道那些財閥要求的貸款專案是政府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財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破產的威脅,那麼,銀行為什麼要去審查貸款和監督借款企業的管理呢?
韓國財閥的低盈利性是導致金融機構中大量壞帳的根本原因。在考慮了資金的機會成本後,從1992年到1996年,韓國股票交易所內的570家非金融企業中,只有27%的企業獲得了淨利潤。許多大企業越虧越多,已經不可能透過正常生產的利潤來還債。他們急於翻身,為了扭轉困境,往往大量投資於那些收益高但風險也大的專案。銀行明明知道財閥投資專案的風險很大,但是,如果不支援這些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