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別墅也是高檔社群,周圍綠樹成蔭,安靜祥和,估計不是林東的關係,人家也沒興趣賺那點租金,一貫跟巴克審美觀雷同的娜塔莎畢竟還是歐洲人,對鬧哄哄的亞洲環境不那麼適應,稍微熟悉一下室內就拉著巴克興沖沖的上街看風情,反而是跟著鬣狗他們來的那倆越南姑娘明顯覺得陰冷的高緯度氣候有些亟待購買避寒衣物。
周圍同樣類似獨棟建築的密度比較小,起碼每戶都有前後的院子跟相互之間足夠的間距,一排中產階級以上的和諧氣氛,可巴克跟娜塔莎挽著手一路走來,遇見不多的幾個街坊鄰居都是一臉厭惡的表情,巴克印象中歐美國家住宅區,特別是這種上點檔次的住宅區,都很有風度的,就算是對新來者也會友好的打招呼。
這一點在晚上拉了巴拉耶夫一夥人一同外出吃飯的時候,他們卻矢口否認,說感覺社群居民非常和善,不過在提醒他們要注意別跟亞裔之間發生衝突!
不是因為這座大溫哥華區的衛星城市亞裔有多兇悍,而是暴發戶一樣的亞裔特別是華裔移民,在這個北美地區華裔比例最高的城市現在就是驕橫無忌,沒有教養的代名詞,並且還特指是從大陸新移民過來的年輕人,這些大陸有錢人過來買了房讓孩子就學以後,就回國去,讓孩子留下來無人看管教養,寵壞得特別厲害,雖然對比幾十萬華裔這點數量很小,但是負面效應卻很大。
巴克訕笑的嘀咕:“這不是跟內地的留守兒童差不多麼,有人生沒人養,只是這送到國外來更離譜,可能連個婆婆爺爺都沒有,花花世界又這麼自由,不亂來才怪了。”
不過他也明白,就憑今天開車接送他們的幾個新移民,就還是跟林東類似比較本分,有點悶騷的偷看娜塔莎小聲用方言嘀咕,還不至於都驕橫跋扈,應該也只是少數害群之馬,可架不住華國大陸現在有錢人多,往這邊送來的孩子也多得離譜,就算比例不大,數量也不少了。
娜塔莎都有同感:“我在泰國和越南感受到當地都對華國遊客是這種態度,既喜歡他們大把的鈔票,又討厭他們破壞規矩到處都鬧嚷嚷的沒有禮貌。”
巴克悻悻:“當年美國人發財到歐洲不也是這種感覺?後來二戰以後日本**十年代泡沫崩塌以前全世界都最討厭日本遊客嘛……有個過程,有個過程!”
娜塔莎搖頭不看好這個事情:“我們烏克蘭人一直也沒富裕過,可就從來沒這樣討厭。”
巴克很想說那你們烏克蘭現在可國將不國,想想不跟老婆爭論,憋著了……
吃完飯是娜塔莎刷卡,很譏諷的對巴克晃晃手裡的銀行卡:“吳給我的,說是隨便用,太大金額打電話給她臨時開通限額都行,喏,你們華國人現在到國外都是這個腔調,真是個幸福的煩惱!”
煩惱?那就去做事!
忙起來就不煩惱了。
第816章 全心全意
作為經常被評選為全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沒有霧霾沒有暴曬也沒有狂風暴雪,就是雨水稍多,那也顯得很溫潤,所以主城區六十萬人,整個大區兩百多萬人就有六十萬華裔在這裡生活,而尤其以巴克他們來的這個靠近溫哥華機場的衛星城市為甚,幾乎到處都是華國餐館、超市、藥店、便利店、商店,城市中心街道兩旁的華語招牌比比皆是,行走其間簡直就會恍惚在國內的某個地方。
只是在餐桌上輕聲分配一下,帶著女朋友的鬣狗和小馬克西姆由吉爾開車當司機,逛逛街看場電影再回去休息,後半夜來換班。
巴克兩口子和巴拉耶夫連餐廳門口路邊的車都不開,步行走過兩個街口,把皮夾克的衛衣帽子拉起來套在臉上遮掩的巴克就指指路邊:“這是一號目標……酒吧。”一點都不囂張,安安靜靜很小個門,玻璃櫥窗都沒有,磚混結構的牆體上掛著霓虹燈招牌“金三角bar”!
門口還有人用華語大聲招呼:“卡忙北鼻!過來感受正宗異國風情華人酒吧!啤酒買一打送一打!”
真的很有國內城鎮的感覺,唯有東歐長相的巴拉耶夫伸頭看看,那邊就換成英語招呼了。
繼續,沒走幾步連續的紅磚房,七八層樓高看起來好幾十年曆史的那種,巴克點數門牌號:“這裡,這裡,這裡……都是他們的產業,房子用來出租……靠,這裡是貧民窟麼?怎麼全都住的是這樣的窮人?這麼多阿三哥!還有……這是東南亞人吧,菲律賓的?”
最近生活在菲律賓,能勉強聽懂幾句日常用語的娜塔莎皺緊眉頭專注,然後肯定的點頭:“對的!這些人是菲律賓人,腔調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