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也從頭至尾在用鏗鏘的舞步引領氣氛,但在第二首歌開始,幾乎全場齊聲高歌的局面讓整個山谷似乎都產生了隱隱的迴盪,不知道音樂節主辦者當初是不是考量過這個聲響效果,兩邊山坡似乎成了最好的聚音環境,成倍的放大了這種聲浪,回饋到舞臺上,以巴克這麼近的距離,能看見那個滿臉汗水的著名姑娘也有些激動,甚至在一段間奏的時候,刻意走到了舞臺邊側耳傾聽,一身黑色T恤加寬鬆黑色多袋褲的打扮,只有肩膀上有象徵叛逆的紅色X標記,讓她在舞臺上顯得格外醒目。
那種不停掃射探照燈一般投射出來的觀眾人潮,好像一眼望出去,燈光的盡頭都找不到觀眾的邊緣,漫山遍野都是觀眾的感覺,肯定有別於Avril平日裡在任何一處演唱會現場的人潮規模,所以接著後半曲的表演就更加投入狂烈,甚至抓過了旁邊的一支吉他相當奔放的在舞臺上蹦跳,下面基本就是跟著她的節奏在一起狂舞了。
人家這才是用心在表演,每一次就當成藝術品來打造,哪跟國內的明星一首自己都唱得要吐的歌到處走穴,完全模板化的表演有什麼看頭,就得這樣狂放投入感情的發洩放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巴克真是覺得她已經俘獲了現場所有人的心跳和肌肉節拍動力,連他這樣有點遊離的情緒都忍不住把手在柺杖上打著拍子,緊接著這第二首歌結束的時候,Avril就背身按住自己的耳麥可能說了什麼,等第三首,也就是她來獻唱的最後一首歌曲開始時候,前面的巴克就注意到有不少工作人員開始進場到了舞臺前。
舞臺比地面高出來五六米,不到兩層樓的高度,為了安全起見,在巴克他們這些最前面的觀眾前,還留出了三五米的隔離帶,用鋼架欄杆隔出空來,然後搭建了階梯,之前有不少樂隊歌星還會走下來互動,穿著類似黑色T恤在手臂上纏著熒光條區別的工作人員就填滿了這個區域站在臺階上,有一兩百人,相對更有觀察閒情的巴克看到一個帶著監聽耳麥的指揮者在指著天空上滑翔的鋼絲遙控攝像機,估計是覺得這隔離帶裡面的人手都是工作人員,就開啟了隔離欄杆,讓巴克他們這最靠近舞臺的一個區域填補進去,形成可能有上千觀眾和工作人員混雜在一起的局面,接著不少工作人員開始登上舞臺前的臺階形成了非常壯觀的人潮,圍攏了舞臺的人潮感,肯定在後排攝像機和空中攝像機中,都會有那種手臂揮舞跟Avril互動的熱烈感,視覺上很壯觀!
如果換做其他表演場地,一般都是舞臺高高矗立在前方,後面的人看不到前面觀眾在做什麼,而這裡刻意搞得跟古羅馬錶演場一般越往後越高的地形,讓所有觀眾都看見前面這些幸運兒無比接近夢想中的偶像,也許很多加拿大歌迷就是奔著Avril的名頭來的,這個現在紅遍世界,拿獎拿到手軟的國寶級歌星才是他們的最愛,後面的人簡直後悔死了!
然後讓巴克都有些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Avril肯定是跟這些工作人員溝通好了,在全場氣氛熱烈到爆棚,滴一滴水進來就會立刻蒸發乾淨的熾熱中,高亢的把歌曲來個完美結局,接著就極為狂放的在舞臺上助跑,縱身一躍!
在空中來個翻身,把自己手腳張開,臉朝天上掉落下來!
下面無數雙手一起組成了沒有半點縫隙的掌心軟墊,準確無誤的接住了她!
這是個歐美搖滾舞臺上很嗨的標誌性動作,巴克腦海裡只閃過好像無厘頭電影裡面,這時候所有人都會閃開讓主角狗吃屎的摔到地上,就感覺一股無形的壓力從身後湧來!
很多演唱會都有這個噱頭,但這一刻特殊的觀眾佈局,特別是後方不光是看見高高飛躍的Avril,還看見了那些接住她的幸運兒,那一片觀眾因為進入了隔離區,周圍空出來的區域,有些被氣氛影響得已經狂熱起來的觀眾開始集體朝著舞臺前移動,過分激動的人潮湧動就好像雪崩一樣,剛開始只是一點點動作,到前面就會放大得跟滾雪球一樣,根本無從停止下來!
無數女性觀眾被同樣舉起來,希望效仿偶像的行為,連娜塔莎都使勁搖著巴克的手臂,要求把她也舉上去!
場面很明顯有點失控了!
第850章 堵不如疏
也許站在後方的觀眾只是想往前多走一步,但放大效應波動展開到幾十米外就變成好幾步,等海浪一般的湧動推到舞臺前方就是好幾米的撞擊力度。
也許最開始只是鄰近舞臺邊的歌迷想進入巴克他們那些觀眾空出來的那片區域,距離自己的偶像更近一點,而後面的人就完全是盲從的跟著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