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形容呢?
巴克在東歐見慣了最小80毫米型號的蘇系迫擊炮,都半人多高,這種六十毫米的跟個小孩子一樣,完成之前在城區炸街角的工作沒問題,現在想炸兩公里外的目標,看看那小巧得跟手榴彈差不多的炮彈,巴克立刻有點洩氣,這精度……自己要想遠遠的炸到對面的迫擊炮陣地,難度可想而知!
比狙擊步槍還難!
況且以巴克的理解,六十毫米迫擊炮兩公里已經是極限,自己都不是什麼專業炮手!
這時候他是有多麼想念陳雷他們那幫尖子生裡面玩炮的那幾個牲口啊!
人家可是能邊跑邊打都玩出定點轟炸效果來的牛人!
城牆上的機炮聲音已經響起來,試探著通通的打了兩發,調整角度方位,繼續朝著移動的悍馬車開炮!
一公里多的距離上,想用彈頭直接命中移動靶,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但機炮跟高射機槍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這種延時航空炮彈是要自爆的,打到一定範圍就會爆炸,四濺的彈頭彈片才是殺傷的主力。
說起來道理就跟攜帶了化學毒氣的迫擊炮彈類似,炮彈本身的爆炸不是主要殺傷,而是利用附加的功能形成面殺傷!
人類在研發這些自相殘殺的武器時候,從來都不缺乏智力!
巴克那昏昏欲睡的智力也在這個時候亮起燈來!
第1747章 靠近
對方兩輛悍馬車已經繞過了亂糟糟的宿營區遠處那頭,已經暴露在機炮的射程範圍跟目視距離中,對方的陣地就看不到了,肯定這個時候只能透過步話機聯絡自己的觀測手。
那為什麼自己不能立刻也運動起來,把迫擊炮靠近了攻擊對方呢?
六十毫米迫擊炮的優勢就在於只有二三十公斤重,移動靈活方便,而對方的大口徑迫擊炮就沒那麼容易轉移了!
想到這裡,巴克指引兩名狙擊手趴在原地觀測敵人,招呼另外四人跟自己上車:“走!我們衝上去攻擊敵人!”
換做其他地方的戰鬥人員,沒準兒會膽怯打小算盤,這些庫爾德女兵卻一聲不吭的拆了迫擊炮扛著就走,只是勉強抱著炮彈起身的阿契卡無所適從的左跑兩步,右追幾下差點又摔倒,急著參與的態度讓他急得都要哭了。
巴克一直有點僵硬的臉上終於多點笑,拉開面罩對孩子:“你就在這裡,好麼?”接過炮彈卻從外面拆掉了悍馬越野車的後蓋!
和絕大多數悍馬車後車廂是個長方體不同,中東的這批美軍悍馬車,後車廂都有一個兩廂車一般的斜面車尾,大多數當地武裝分子估計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設計,巴克卻跟隨北約執過勤,知道這個小開關,再指揮女兵們把迫擊炮組合在這個去掉後蓋的後廂,這輛悍馬車就變成可移動的迫擊炮臺了,一邊叮囑姑娘們用車底板上的鏈子固定自己跟炮位,一邊跳上副駕駛座指揮出發。
只是在啟動的瞬間,下意識的回頭觀望了一下那個孩子,阿契卡已經搖搖欲墜的倒在旁邊的破爛帳篷邊,一個女狙擊手天然母性一般撿起篷布給孩子蓋上。
巴克也突然醒悟過來,透過對講系統呼叫其他人:“過來揀篷布!防水防雨的篷布,蓋在機炮手上方,抵擋毒氣,有些棉織物都不能完全擋住對面板的侵襲!”
芥子氣主要就是透過裸露面板跟呼吸道傳播毒性,防毒面具跟橡皮生化服都能隔絕傷害,這個知識點,巴克有深刻體會。
立刻就有兩部悍馬車朝著亂糟糟的宿營區帳篷衝過去。
而頑強反抗的機炮已經命中第一輛悍馬車!
砰的一聲響,就跟點燃一個煙花炮仗差不多!
那輛車就被炸開了車體,翻起一大團火花,通訊頻道里就算緊張萬分,還是忍不住有好些人在歡呼!
女人的尖叫更是不缺!
巴克不叫,給駕駛手指引了路線以後,就提著自己的步槍從副駕駛爬起來到後排中央。
和牟晨菲的那輛高階改裝寶馬X6M越野車類似,後排只有兩個座位,只是寶馬車是為了彰顯後排的尊貴,把兩個座位之間新增了豪華操控臺,而軍用悍馬車的這裡就是個臺子,方便士兵能站在上面從車頂探出身去操控武器的臺子。
這些前美軍的悍馬車移交時都是拆掉了原裝M2重機槍的,只剩下一圈帶防彈鋼板的圍盾,鋼板間的間隙能架上各種型號的槍支,巴克現在把步槍架上去,一邊在不停顛簸起伏的高速行進中幫駕駛員觀察路線,一邊眯著眼注意遠方敵人陣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