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計劃小給父親一說,韓玉春自然大喜過望,託關係找人情走不通,我們透過正常程式,擴大企業規模,多給東城區上交利稅,換取這個資格總可以吧!
韓玉春連忙給工業園區管委會打電話,希望他們能夠重新考察東方之珠規模資格。沒有想到,東城區工業園管委會回答的很乾脆,理由是他們申請的太晚了,工業園專案已滿,一郎廟工業區剛剛創立,正需要引進這樣的高新技木企業。接到這個反饋資訊,韓秦是真的生氣了,李剛這是明目張膽地和他作對!根據韓秦掌握的材料,東城區工業園還有大批規劃地帶沒有正式利用,而且一些高汙染粗放經營的企業都被收攏進了工業園!韓秦判斷,李剛肯定已經給工業園管委會打了招呼,無論如何也要把東方之珠拒之門外他!體制內的爭鬥,要的就是一個勢,一個面子!
韓玉春夫婦見這個路子也走不通也就不抱什麼希望,開始準備召開公司中層以上幹部會議,佈置落實搬遷工作。既然要往二郎廟那邊搬,早班一天就可以提前一天生產,就等於減少一點損失。
韓秦沒有讓韓玉春急著行動,而是準備再想想別的門路。憑藉韓秦現在的資本,保健品公司即便停產一年,也能承受這個損失。只是,韓秦不想嚥下這口氣不想聽任李剛的擺佈!堂堂省委一秘,被一個小小的區委〖書〗記不放在眼裡,傳出去丟不起這個人!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把這個牛逼的李剛〖書〗記擺平,韓秦現在必須調查清楚,李剛敢於給他抗衡的本錢是什麼?
前幾天接到燕青的訊息之後,韓秦透過不同渠道對李剛在體制內苒人脈關係做了詳細的調查。在周文擔任東方市長的時候李剛是他的得力干將,而周文在省裡的靠山是原任省委〖書〗記高昌盛。
鄭同心和周文在東方市勢同水火,鬥得不可開交,他們在省裡的派系集團也是針鋒相對。最後鬥爭的結果,鄭同心透過拿掉周文的小舅子,往周文身上潑了一盆髒水,周文只好灰溜溜的離開東方。在這場爭鬥中,雖然阻止了周文升任東方市委〖書〗記從而進入省委常委的步子鄭同心也沒有撈到好處,甚至有點得不償失。
按照坊間原來的小道訊息,憑藉鄭同心這些年在東方的政績和年齡優勢,極有可能升任東海省長。但最終的結果,鄭同學只是擔任了省委副〖書〗記名義上成了東海的第三號人物,在某些方面還不如原來同樣是副省級的東方市委〖書〗記更有分量。
因為對東海缺乏掌控魄力,省委〖書〗記高昌盛也被解除職務,到人大擔任了一個科教文衛副主任委員。鄭同心集團的領軍人物是原來的省長趙志尚,趙志尚的目標就是取代高昌盛出任省委〖書〗記,從而躍上一個關鍵的節點。
政治鬥爭風雲變幻高昌盛離開東海以後,〖中〗央並沒有提拔趙志尚,而是直接把他打入了冷宮出任東海舁政協〖主〗席。按照體制改草,省政協〖主〗席下一步將要有黨群〖書〗記兼任趙志尚在這個位子上也坐不下去,只有提前退休。
透過東海這一系列眼huā繚亂的人事變動,〖中〗央就是要給封疆大吏們傳遞一個明確的訊號,只有班子團結,踏踏實實幹事業,才是一條正路,靠窩裡鬥,互相排擠內耗,到頭來這能是兩敗俱傷,誰也得不到好處。
韓秦扒拉了一遍,周文走了,高昌盛也走了,省市這兩級,李剛只有從新選擇後臺,站穩了腳跟,才有底氣與省委一秘較量。
在省裡這一級,省委常委三個大佬當中,想攀上省委〖書〗記,李剛是不用想了。鄭同心是周文的老對手,李剛也不會拿著熱臉去貼冷屁股。
唯一有希望的,就是現任省長杜昌文。在高昌盛主政東海的時候,杜昌文是常務副省長,是高昌盛的絕對心腹。
高層為了搞平衡,把鄭同心調任省委副〖書〗記的同時,也把杜昌文扶正,擔任了東海省長。作為原來在地卒一級的老嫡系人員,李剛想攀上杜昌文並不是什麼難事,也只有攀上了東海的二號人物,才能在關鍵的時候說上話。
在東方市這一層面上,市委常委裡面,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也就是三位〖書〗記。李剛不可能找到宋光軍做後臺。宋副〖書〗記是韓秦未來的老岳父,李剛既然要和韓秦作對,總要清楚這層關係吧。郊玉倫雖然是東方市委〖書〗記,他現在也是極力向省委〖書〗記靠攏,對省委一秘更是高看一眼,李剛如果拿郊玉倫當靠山給韓秦過不去,無疑是自討沒趣。
這麼一排除,就只剩下了東方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志斌。韓秦雖然和楊市長本人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