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輿論的發酵就使得一切形勢不可逆轉。沒有人站出來挑戰,沒有人站出來說一句反駁的話。
不知道是大家真的都覺得這就是標準答案,這就是正確的,還是那些心裡有疑惑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已經不敢出聲了。
原本戚玥也無意說什麼。
烏雲機甲隊和珂的解答全都是走的迦納波紋不穩定性方向。畢竟珂在出題的時候就提出了這點,所以沒有人去考慮題目的正確性,就一路順著錯誤的方向走了下去。
之前戚玥在給蘇瑞爾解釋這道題的時候,並沒有說得特別清楚。一來是怕對方不懂,二來也是沒必要。她當時說的更像是科普故事,雖然是說明白了基本道理,可是從科學角度並不夠清晰。
如果非要解釋這個問題,就要從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進行敘述。
簡單來講,迦納波紋不穩定性這個概念是存在的,它是廣義時空不穩定性在微小極限下的特殊情況。在理論上存在著極其複雜的解。
可是在實驗中,以目前的觀測手段一直無法觀測到這個問題。
當年的那個教授其實是搞的實驗方向。在得到測量資料之後,欣喜若狂,以為自己觀測到了迦納波紋不穩定性,甚至未經核實就放言,今後機甲行為動力研究面臨著的主要問題,是解決迦納波紋不穩定性的問題,從而才能使得動作流暢,反應更加迅速。
可是最後才發現,他的測量出現了誤差。其結果是由機械傳動本身的問題造成的。
珂的這道題目也是走的教授當時的方向。也就是在問機甲如何處理迦納波紋不穩定性的問題,使得動作更加流暢,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不過如果刨除題目誤導性的錯誤方向,他們的答案倒是可圈可點。
只是這樣的答案卻極其危險。
戚玥本不願多說,只是看到答案的瞬間有些擔憂。
目前完全沒有實驗資料支援迦納波紋不穩定效能對機甲傳動造成影響,但是珂和烏雲卻似乎認定了,認為其影響確實存在,並且要用他們的理論解決這個問題。
這本沒有什麼。
打個比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