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比那305mm超電磁炮發射出來的300mm彈丸厲害許多,可沒想到實際戰果卻反而比別人少。
何況,發出300mm彈丸的也只有12門炮,可轟擊魚雷卻有一百多發啊!
不,您理解錯了,只是第一批炮擊擊中目標的300mm超電磁炮彈丸,對隕石的擊毀效果比魚雷的效果更好而已,但就實際戰果而言,第一批12發彈丸命中目標的也只有9發,被擊中的隕石中也還有兩顆只是結構受損,外表看起來無傷。而機群的攻擊之下,雖說平均收穫不大,可整體上至少也將六十多顆大型隕石擊碎成了幾百顆的小型隕石。
可艦隊的目標卻變多了不是嗎?
額,向空幻解說的技術員一臉囧然,您這樣理解,對士氣可是不小的打擊啊!
當然,空幻不會不知道這些,所以很快岔開話題:就實際而言,炮擊的效率的確要比魚雷高出很多吧,那麼技術部的看法呢?
剛剛才得到情況通告,所以技術部的研究不多,只有人提出了‘這應該是炮擊的衝擊力更大,所以將炮彈直接送入了隕石內圈,這才有了比外圈爆炸的魚雷更好的效果’這一想法。
很合理。
但這時空幻突然反應過來:之前說的只是那些305mm超電磁炮發射出去的300mm彈丸,那些自由級的105mm電磁炮呢?
額,這就讓人有些無語了,解說的技術員搖頭。
這些100mm彈丸的炮擊雖然都在隕石上面都砸出了大洞,有些甚至因為使用了特種穿甲彈,加之初速很高,打出了擊穿效果,可現在看來,在對付隕石上,它們的殺傷力恐怕還比不上無人機的20mm速射炮,至少速射炮可以依靠速度和數量在隕石上挖坑。
這樣麼……看來105mm主炮也只能用來對付蟲族了。
……
這樣的結果麼,還真是讓人無語。不過現在也不需要省那麼點彈藥,讓自由級繼續攻擊,能對隕石造成一點傷害是一點。流星級的電漿炮射程太短,只有17公里,以現在隕石群的速度,恐怕也只能發出五六波攻擊就夠嗆。
是,其實上將閣下也不用過於苛求,河裡還可以摸著石頭過,但這天上可都空曠一片,能有這樣的收穫也不錯了。
呵呵,也是。
隕石群!距離30公里,第三波炮擊開始!
當第三波炮擊後的炮口電熱尚未冷卻,隕石群卻已經進入艦隊20公里範圍。一瞬間,都不需要命令,所有整裝待發的流星級炮擊艦就完全調整好了姿態,以最多炮口的模式對準了那些衝過來的隕石群,各個炮口也開始微微發亮。
電漿炮的應用技術來自蟲族,可不代表朋族的電漿炮就得向蟲子一樣做成肉團,以機械替換生物組織,這也許是機械文明的特點,但在主攻能量文明的朋族也並非做不到。
在一陣耀眼的閃光之後,幾十團核心區域大小就有一米直徑的電漿球,拖著因為不怎麼凝實而露出的閃電尾巴迅速飛過了十幾公里的間隔,以較為精準的收穫直接撞擊在了那些攔路的隕石表面。
所有人都在關注著電漿武器的第一次實戰表現,以至於各戰艦乃至於地面航天中心都變得一片寂靜。
電漿炮的成績會怎麼樣呢?迪亞的只是靜靜地看著,尚不是最緊張的。
坐在地面航天中心的、電漿炮的設計者們才是最為緊張的,甚至有不少人都將不怎麼堅固的鋼鐵桌面捏出了凹陷,即便是以朋人的力量來算,這也是讓人恐怖的力度,如果換個生物體,大概直接就被捏碎骨頭了吧。
很快,電漿炮先後撞擊在了隕石群中,連續不斷的璀璨閃光開始在隕石群肆掠,以至於所有光學觀瞄裝置、甚至於紅外觀測裝置都陷入癱瘓。
幾秒鐘後,顯示器上的影像才漸漸恢復。
這……
怎麼會這樣!
這可不好評價啊~~
空幻鬱悶地看著那些被擊中的隕石,伸手捂住額頭,不斷搖頭。
影像之中,90%的電漿球都擊中了目標,這沒什麼,隕石群直線飛行加之體型龐大,都進入20公里以內了還不能被準確擊中才怪。但問題是,所有被擊中的隕石,除了之前已經被炮擊毀掉了結構的隕石在電漿球的爆炸衝擊之下碎裂開來外,其餘的都沒有如同預期一般裂開。
可如果說電漿球毫無戰果,那也不行。
因為這些凝實危險的電漿球在所有被攻擊的隕石表面,都留下了大大小小無數圓坑,看起來彷彿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