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大槍,便有七八杆長矛反刺過來。根本不給秦國騎兵閃躲的機會,長矛就透體而入,刺死了衝在前面的騎兵。
但秦國戰馬的速度已經起來了,即使主人戰死,那被甲的戰馬仍然去勢不減的衝入了齊軍地陣線,那浩然莫御的巨大沖力,一下子便把前面幾排的齊軍撞飛出去,後面的也東倒西歪。收不住腳…看似牢不可破地軍陣,居然第一下交手便岌岌可危了!
齊軍缺少騎兵,只能結陣堅守,在上官耳提面命的反覆灌輸下。他們都堅信如林的長槍陣,可以剋制一切騎兵。
但事實證明,如果不是上官忽悠他們,就是上官也從沒面對過騎兵的集團衝擊…連人帶馬皆披重甲,捨生忘死的衝刺過來,那巨大的衝力根本不是雙腳踏地的步兵可以抵禦的。
秦軍騎兵對戰場有著天生地嗅覺,一見齊軍陣腳鬆動,不待軍官下令。便死命催動戰馬。瘋狂地衝了上去,轉眼便殺入了軍陣之中。
大驚失色的齊軍紛紛遞出長槍。期望能把對手擋在軍陣之外,但令他們失望地是,雖然可以殺死衝在前面的秦軍騎兵,可受到的衝擊卻越來越大,很快便超過了齊軍可以忍耐的限度,陣型便逐漸向裡崩塌。
而與敵方前衛交纏在一起的龍驤重騎兵,已經扔掉不利於近戰的長槍,換上狹長的環首刀,與對方展開了白刃肉搏戰!
勇猛的大秦將士們揮起沉重而鋒利的長刀,居高臨下的往敵軍士兵身上砍劈,卻絲毫不理會敵人斬在自己身上的刀槍…趙無咎奉行多多益善的用兵政策,是以除了幾支精銳之外,大部分齊軍都是身著皮甲、甚至是布甲,手上也是嵌著鐵頭的木杆長槍。在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龍驤騎兵時,自然要吃大虧。
每當齊軍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長槍刺入秦軍堅實的盔甲時,秦軍往往已經砍殺了三五個齊兵。而更要命的是,因著騎在馬上,齊軍的長槍很難刺到馬上致命的頭部和胸部,只能傷害到龍驤騎兵的腿部和腹部。
對悍勇無匹的龍驤騎兵來說,哪怕是血流如注、哪怕是腹部開口,腸子都流出來,但只要還能揮動長刀,他們便會繼續戰鬥下去!
相比秦軍,齊軍唯一的優點便是人多。但這唯一的一點,便足以抗衡秦軍所有的長處…所謂人多勢眾膽氣足,便是這個道理。
在督戰隊的驅使下,齊軍瘋狂的攻擊著秦軍,一**的衝上來,不停地造成傷害…在無數長矛的捅刺下,就算是身著重甲,慘重的犧牲卻也在所難免。…
第五三八章 千騎卷平岡
烽火燃不息,劍戟戰刀槍。
野戰格鬥死,亡魂不得殤。
士卒塗草莽,烏鳶啄人腸。
兵乃兇器也,勝敗皆重傷。
幾十萬大軍在不到十五里的密集戰線上拼命廝殺。每時每刻都有無數次的兵刃交擊,迸發出一串串火星。片片破碎的盔甲漫天飛濺,鮮血也隨之噴撒而出,染紅了雙方兵士的衣甲,也染紅了鋪著黃綠色枯草的大地。
兵刃飛舞交錯,數不清的頭顱被斬落,帶著如注的血流,劃過恐怖的弧線,滾落到激戰中計程車兵腳下與馬腿之下,然後就象運動場上的蹴鞠似地被踢來踢去,最終踩個粉碎。
有些士兵被斬去半邊腦袋、流出白花花的腦漿;有些士兵被敵人開膛破肚,腸子都隨著鮮血淌了出來,自己卻毫無察覺,仍然面色呆滯的揮舞著手中的兵刃,直到渾身的力氣消失,這才腳下一軟,躺倒在兵荒馬亂的戰場上。
瀕死的兵士與斷腿的戰馬跪臥在地上無助的哀號,轉眼就被雙方的人馬踐踏致死…
死亡人數急劇攀升,鮮血肆意的流淌,甚至把昨日積成的一個個小水窪流滿溢位,形成一道道縱橫交錯的血溪,在戰場上蛛網般的交錯流淌,繪製出一副名為死亡地圖畫。
就在戰局陷入焦灼的時候。秦軍士兵聽到身後傳來一陣陣低沉有力的戰鼓聲!鼓聲隆隆,穿透了嘈雜地戰場,直達每一個大秦將士的心田!鼓舞著他們奮進!奮進!奮進!
僅憑聲音。他們便可以確定那面戰鼓就在自己身後不遠處。暫未接敵的兵士紛紛回頭,便見著那面象徵大殿下的五丈紅龍王旗,已經到了眾人的身後。
大旗之下,是一輛駟馬戰車。戰車上站著一身戎裝的大殿下,正舉著兩根兒臂粗的鼓槌,面色堅毅的全力敲擊著一面巨大地牛皮戰鼓,根本不理會從身邊擦過的箭支。
伴著那催人奮進的鼓聲,王旗上的龍色巨龍猙獰咆哮。向所有將士宣佈:有進無退,孤王與你們同在!
見主帥甘冒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