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2 / 4)

小說:山河血 作者:標點

中機翼試驗,在不增加動力的情況下,透過更換機翼使“特l機”最快375公里提升至410公里,而透過更換國產發動機,其速度則提升至467公里,“特l機”機首、機身、機尾的氣動設計,並不符合高速機的要求,而新機的氣動佈局經過多次最佳化……”

在馮桂連的講解中,管明棠只能不時的點著頭,對於航空他完全是一個外行,儘管“試h—l專案”或者說“試l快速客機專案……”是由他提出的,但是在專家面前,他並沒有多少發言的權力,不過雖是如此,他依然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依然高速擺脫敵機,這在短期固然是可取的,但是在轟炸機速度提高的同時,戰鬥機的速度同樣也在提高,而相比於戰鬥機,轟炸機的速度增加總是有限的……嗯……”

在沉默中,管明棠看了一下手中的技術資料,這是航空研究所在自己提出的基本要求上,制定出的細節規劃。

“最大時速大於500公里、飛行高度大於i0000米,最大載彈量2000公個載彈i000公斤航程大於4800公里……”

無疑單從紙面技術指標上來說,“試h—l”這個集中了航空研究所所有的技術力量研發的遠端轟炸機,或許載彈量不大,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出類拔萃的,甚至可以說是超一流水平的轟炸機,而且其內在技術含量亦遠高於同時代,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恐怕就是“鳳凰光學”已經開始試製的“1型光學轟炸瞄準儀……”而其是參考前蘇聯ofib一18光學瞄準儀的圖紙製造,那是由2000多個精密零件裝配而成的精密轟炸瞄準儀。玻璃鋼自封閉油箱、高強度防彈裝甲……無一例外的但凡是在“試二四一2”上採用的先進的材料工藝都將全部應用於“試h—l”或許這是第一次,中國航空技術透過“材料學上的先進”彌補設計、發動機等方面的不足。

不過相應的,在另一方面,或許是“試二四一2”的成功,使得他們變得太過自信,以至於在設計“試h—l”時,為了追求高速,甚至轟炸機不可能完全具備的“機動性”他們甚至沒有設計機身、機腹、機頂機槍,只有機首與機尾機槍。

“所以呢,轟炸機仍然不能離開自身強大火力防護,因此,我們不僅不應該削弱飛機的火力,反而應該增強……”

在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管明棠的腦海中浮現出二戰時期英美聯合轟炸機部隊在德國上空時,空中堡壘密集的火力網,那種密集的火力網對於任何戰鬥機部隊而言,都等同於惡夢。

“但是……”

眉頭微微一皺,雖說心知先生說的很有道理,可馮桂連卻知道,增加幾挺機槍看似簡單,實際上極為複雜,在增加機槍的同時,同樣需要增加操作人員,而這甚至意味著整個設計都需要推倒重來。

“先生,在最初設計時,我們就考慮過飛機的火力問題,但防禦火力、速度、防護、載彈量、航程,轟炸機的設計是一個整體,對於轟炸機而言,其效能排序應是載彈量、航程、速度、防護以及火力,我們會考慮您的這個建議,但是……”

“但是我們並不希望出現過多的干預技術研究的情況!”

直到坐在汽車上離開研究所的時候,管明棠的神情依然顯得很是複雜,與神情的變幻無常對應的是心情的複雜。

隨著另一個時空中設於俄羅斯的“翻譯公司”將數以百萬計的蘇聯技術資料翻譯成英文,並引入這個時代,供各個研究所研究參考起,管明棠曾特意查詢過與蘇聯科學體系發展的資料,在蘇聯的科學體系中,行政的力量是極為強大的,準確的來說,政治不斷的干涉著科學。科技界需要國家支援,而國家同樣希望從科技進步中受益。它們兩者之間是既互相依賴又互相矛盾的關係,而在這種矛盾中,科技總是弱勢的。可以說,政治的干擾以及其與工業生產的相互脫節,一直是蘇聯科技政策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弊病。

而這也同樣是管明棠所希望克服的,也正因如此,專員公署雖說從每年的預算中劃出2%用作“科學研發”但也只限於向農業、軍事等專案提供資助,僅此而已,幾乎很少干涉科技研發,甚至管明棠自己,也僅只是透過“相關機構”向技術情報中心提供“技術資料”而這種技術資料,往往是階梯式的,像現在技術情報中心,只能找到從48年至55年期間的各類科學論文、技術資料,它們最大限度的縮短了許多應用技術的研發時間,比如像尼龍的“研發”與工業化生產,前後只用了不到兩個月,而青黴素的工業化生產,也只用了三個月。

“但是我們並不希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