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停於距離大門有十數米站臺處,自北平光復以來,“北方汽車”製造的無軌電車已經取代有著“鐺鐺車”別稱的有軌電車,而成為北平市內的主要,畢竟相比於使用內燃機的公交車,電車使用的電力是由華北儲量極為豐富的煤炭提供,而不像石油一般,更多依賴進口。
在電車的自動車門開啟後,便有兩位學生模樣的青年跳下電車,他們衝著車上的同學或者朋友揮了揮手,說了聲。
“下午見!”
兩人便直奔票房,去打門票了。
這兩個青年人從頤和園正門,也就是從東宮門進入園內,又從仁壽殿繞到高聳著戲樓的德和園,路過臨湖的宜芙館、玉潤堂、樂壽堂等處,從邀月門踏上長廊。
盛夏時分頤和園的湖光山色,正是全年最的時節,加之正值暑假,這園內的遊人如織一般,而在園內又有不少有錢的達官貴人,寓居這裡避暑消夏,而更多的卻是有閒的紅男綠女,逍遙此處談情說愛。
不過他們看起來倒是不像是有錢的人,也不像是有閒的人。他們倒是與普通的遊客並沒有什麼區別,在長廊上漫步,時而停步觀賞枋樑上的油飾彩畫,時而向昆明湖上的旖旎風光投去一瞥。他們走得很慢,全是一副悠閒神氣之狀,而脖間掛著相機的青年,則時而拿相機拍著長廊中的彩畫。
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一里半,共分二百七十三間,中間有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八角重簷的亭子。東段有一道短廊伸向湖岸,銜接著對鷗舫,西段有一道短廊伸向湖岸,銜接著魚藻軒。魚藻軒北面又有一段短廊,連線著八面三層的山色湖光共一樓。長廊兩側古柏夾道,花木繁蔭,北依萬壽山,南臨昆明湖,蜿蜒曲折,穿花透樹;在長廊的每根枋樑上,畫工們用他們那支生花妙筆,繪製了一幅幅令人賞心悅目的彩畫,有西湖風景,有山水人物,有花卉翎毛,共計一萬四千多幅,將長廊裝飾成五彩繽紛的畫廊,真像一道九天落地的彩虹。
終於這兩位大學生走到長廊西端的石丈亭,他們沒有在石舫停步,從清遙亭向北,穿過聽鸝館外茂密的翠竹,踱過勞橋,沿迎旭樓下的幽靜石路,來到湖濱船塢。
在售票亭買了船票,他們走出柵欄門,沿石階下到水邊,跳上一葉扁舟,起了錯,輕打雙槳,小船便向綠波盪漾的昆明湖劃去,全如一般的遊客一般。
“林坊青,來拍張照片,這可是樂凱的,一盒在五角錢!若不是來遊這皇家園林,我可真捨不得!”
身穿淡青色襯衫的,王輝祖笑著說道,因為放署假的關係,他才會從北方高等專科學校來到北平,來找中學時的同學一同遊玩。
“哎,你倒是自在,我今晚就要登車去山東支教,心情拳拳,可沒有遊山玩水的興致。”
支教,這是文科大學生的職責,每年暑假的時候,他們都要去農村支教,向農村的學生傳授知識,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學xi,在過去的幾年間,華北的大學生早已經xi慣了這種“半強迫”式的“志願活動”。
“哎,坊青,那你回頭可要給我介紹一個嚮導啊!”
笑眯著眼睛,王輝祖笑著說道。
“我可是難得的一個月的長假,下個月就要返校了。”
“返校?怎麼?要參加什麼專案嗎?”
“回校參加軍訓,我學的是土木工程,這和國防科目有關係,所以,要接受軍訓,沒準的話,將來要上戰場的!”
“上戰場,上內戰的戰場嗎?”
林坊青似嘲弄的一笑,換來的卻是王輝祖的一陣沉默,此時這昆明湖上碧波如鏡,一艘艘小遊船上,不時的傳出青年男女的歡笑聲,這裡確實是一處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他們這隻小船,槳聲咿呀,像一片飄萍,駛出港汊,進入了三千畝昆明湖的南湖。抬頭仰望,只見從北岸一座瑰麗的牌坊起,經排雲門、排雲殿、德暉殿層層上升,好像平步青雲,直達萬壽山最高的突出點佛香閣。七月的陽光下,佛香閣金碧輝煌,雄壯而富麗,四外古本參天,天上朵朵白雲。
掩映在綠柳垂楊中的西堤,自南向北六座橋,而玉帶橋則是六橋之冠,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刻著千姿百態向雲中飛翔的仙鶴;弧形高拱,形若玉帶,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的倒影參差水中,在輕泛漣漪的碧波中浮動盪漾,風景奇麗動人。
小船穿過玉帶橋北上,是一片湖中之湖的水泊,一隻只紅蜻蜒,落腳在枝枝綠荷上。小船輕輕、擦著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