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名與會者隨即起身,向天皇鞠躬,退出會議室。當天皇從會議室出來時,天皇臉上的不安神情使得一直等候在室外的宮內大臣安藤紀三郎不解,並不知道是為什麼。
“他們作了這個決議,”
裕仁神情肅然的說道,然後並把一份新政策的文字拿給安藤紀三郎看。如同重光葵一樣,安藤紀三郎同樣感到非常吃驚,這個新政策使他失去對東條的信任。現在事情已很明顯,即使有大家的支援,他也不能再依賴那位一手挑動了太平洋戰爭的東條首相主動謀求和平了。現在,他卻不得不設法採取積極行動了。
看來,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整個下午乃至深夜,一直被日本政界視為“結束戰爭唯一選擇”的安藤紀三郎,都在尋求解決辦法。最理想的辦法是由陸軍採取主動,因為陸軍的力量足以阻止其它謀求和平的行動。這種解決辦法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一個誰也不能反對的人——天皇陛下。
隨後安藤紀三郎決定開誠佈公地向天皇陳述利害。他覺得,遇到危機時,有必要採取這種前所未有的辦法勸說天皇陛下出面干預以結束戰爭。想著想著,安藤紀三郎終於睡著了。
次日上午,安藤紀三郎把他的論點整理成一個題名為《收拾時局初探》的論文。下午一時三十分,他晉謁天皇。
“在目前情勢下,”
站在裕仁的面前,輕輕鞠躬,安藤紀三郎彙報道。
“我認為,任何求和的行動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陛下恩允,我將親自出來處理這個問題。這就是我的想法。”
天皇研究了這篇論文。開頭四段總結了時局,關於生產的報告表明,戰爭不大可能支援到年底;另外,轟炸所造成的破壞,再加糧食的極度缺乏,會在全國引起嚴重動亂。
“基於以上所述,我認為日本必須停止與中國之間的戰爭,堅決採取行動恢復和平。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這是需要謹慎研究的問題。”
在彙報時,瞭解天皇的安藤紀三郎,知道自己如何遊說天皇接受這一建議,不是為了皇室,而是為了日本民眾的福祉。
“從敵人在和平攻勢中發表的公告、講演和文章看來,幾乎可以肯定,敵人的主要目標是要推翻所謂的軍閥,就是說軍人集團。”
所謂的軍人集團,實際上指的就是“軍部”,而從中國與美國公告中,安藤紀三郎注意到,兩國都是更關注“軍部集團”,而不是日本。
“雖然,開始談判時習慣上是由軍方提出和平提案來,然後由政府去進行談判,但在目前階段日本的現實情況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還有,如果我們要等待比較有利的機會,可能會為時過晚。這樣,日本便會遭到與俄國相同的命運,甚至日本的最低要求——保持皇室安泰,維持我國國體——也可能得不到滿足。”
在安藤紀三郎提到保持“國體”也得不到滿足時,裕仁的臉色微微一變,這恰恰正是他所擔心的。
“必須採取例外的、空前未有的措施——我等確實誠惶誠恐——但我認為,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請陛下為萬民著想出面干預,用以下的方式結束與中國之間的衝突。”
無論是安藤紀三郎還是其它人,幾乎所有人都認同一個觀點——結束與中國的衝突,就能令日本從戰爭中脫身,畢竟,屆時失去中國基地的美國,將無法再轟炸日本本土,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將不向不考慮到德國的威脅,到那時,與美國停戰的時機自然也就成熟了。
“由陛下親函某一調停國開始談判……信中應引用宣戰時的‘詔敕’,強調陛下歷來的和平願望以及陛下以合理的條件結束戰爭的決定——鑑於我們在戰爭中蒙受的巨大損失,忍受不住也得忍。……和平的最低限度條件是……體面的和平。”
什麼是體面的和平,儘管裕仁並沒有發現任何態度,但他卻知道,安藤紀三郎一定會給他滿意的答案,內心焦燥不安的裕仁所思所想,實際上更多的是國體問題,而不是百姓的福祉。
“如果保證太平洋確實太平……如果太平洋各國民族能取得獨立,日本將放棄其佔領權,放棄對所有佔領地區的領導權。日本將主動撤出在這些地區的日本武裝力量……。”
相比於其它的“放棄”,安藤紀三郎卻巧妙的玩起了文字遊戲,似乎日本進攻東南亞,發動太平洋戰爭,真的是為了“亞洲民族”的獨立與自由似的。
“至於限制軍備問題,日本必須準備接受相當大量削減的要求。我們必須以國防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武裝為滿足。”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