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力才三四千人。
這個一個弱主,敢輕易招攬那支三千人的隊伍嗎?再說了,那支隊伍剛剛得罪了中…央軍,招攬了它,豈不是擺明了跟中…央軍過不去?而且那支隊伍原本是謝里夫的,如今叛變了謝里夫,要是招攬到麾下,同時又得罪了謝里夫啊!
左邊得罪了中…央軍,右邊得罪了謝里夫,穆薩肯定不敢接受這支隊伍!
當然,高龍藏和蘇珊也知道穆薩不敢接受,所以才讓那支隊伍如此做出宣告的。
所以,穆薩隨後就對外表示——對不起!對於你們投奔的好意,我穆薩心領了。但是,我穆薩可不想接受你們這支隊伍,而且在這場戰事之中絕不會參與過深的。
雖然具體的措辭很委婉,但拒絕之意非常堅決。
於是,這支隊伍顯得越發可憐了——得罪了中…央軍,得罪了謝里夫,現在穆薩將軍也不收容他們,真的是沒了立錐之地啊!
隨後,這支隊伍馬上再度發表宣告——既然穆薩將軍不願收留,我們也感到惋惜。但是,我們現在真的急需補給,連受傷戰士需要的藥品都嚴重缺乏了。所以,希望臨近的塔省的胡塞尼將軍能給予收留,感激不盡……
我勒個去,看到拉格曼省的穆薩將軍不收留,馬上轉而希望投奔塔省的胡塞尼了。
但是,穆薩不敢收留他們,胡塞尼就敢嗎?胡塞尼和穆薩是一路貨色,同樣不敢同時得罪中…央軍和謝里夫啊!
所以,胡塞尼將軍也發表了委婉的回應——對不起,我這小廟容不下你們這尊大菩薩。
再次被拒絕了!
於是在世人面前,這支隊伍真可憐啊,真是一支孤獨的隊伍,天下之大無處容身。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壓根兒就是高龍藏和蘇珊安排的好戲。如今這場戲已經演到了火候兒,蘇珊在阿薩達市發表了自己的宣告——
“別人不要你們,我要!”
“你們本就是庫省的兒郎,當初形勢所迫才接受了謝里夫的收編,但你們血管裡流淌著的是庫省的血,你們是庫省的子弟,你們的父母老幼都在庫省!”
“我蘇珊,原諒你們當初的行為,因為我理解你們當時的處境,保證既往不咎。現在,我歡迎你們迴歸,庫省歡迎你們回來,你們的家人也歡迎你們回來!”
“回來吧,庫省的戰士們,我以庫省軍政長官的名義、以國民軍第十三師師長的名義,接受你們!當然,我也要求你們今後永遠忠於庫省,忠於阿福漢,為了你們的家園而戰鬥,保護自己的家鄉!”
這一手兒玩兒得漂亮,等於對外展示出了蘇珊的心胸氣度,顯然比穆薩和胡塞尼強多了。不少阿福漢人紛紛驚呼——蘇珊將軍雖然年紀輕輕,而且還是個女子,但真的是個成大事的人啊,這份氣度就不是其他軍閥能比的。
第1870章 不尋常的志向
外界的這些讚譽,蘇珊其實並不在乎,這隻能算是一個附帶的小好處。而蘇珊和高龍藏真正需要的,則是一個名正言順的接納。
要沒有這場戲份,這支隊伍的直接回歸必然導致外界的質疑,懷疑是蘇珊當初慫恿他們襲擊中…央軍的。但是現在形勢不同了,外界都認為當初這支軍隊是忠於謝里夫的,是擅自行動,而現在又無家可歸。是蘇珊不計前嫌,給了他們一片生存的空間。
而且,蘇珊是以“阿福漢國民軍第十三師師長”的名義接受的他們,等於是代表中…央政府和中…央軍。畢竟,她的這個職務是中…央任命的,不是嗎?
這件事,連中…央軍都無話可說。畢竟在戰爭之中,只要是招納的對方陣營的部隊,哪個不是曾經和你打過仗的?哪怕它曾給你造成了損失,但現在既然招納了回來,那就不能再計較以前的事情了。
而謝里夫更是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畢竟是他親口宣佈的,說那支隊伍是叛軍。你都宣佈人家是叛軍了,人家自然不跟著你混了,另投主子也是人之常情。
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支三千人的武裝,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曲折之後,再度回到了庫省,回到了生它養它的地方!
而且,蘇珊真的“不計前嫌”,親自出城歡迎這支隊伍的迴歸。並且當場給予他們番號,將之編為“國民軍第十三師獨立旅”,那支隊伍的指揮官也被任命為旅長。而事實上,當初那支隊伍的指揮官,在扎而達理時代就是庫省的一位副旅長啊,下屬各級軍官也都曾是庫省的軍事人員,現在這算是真正的迴歸了。
這些戰士,都是真正的老兵啊,是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