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擺夷族聯姻一事,朱丹臣確實曾聽過上明帝提起,卻並非急不可待。
那還是上明帝剛剛繼位的時候的事了,彼時國內不穩,擺夷族的大酋長於平定叛亂有大功勞,又恰好住在皇宮內,加之上明帝段壽輝又對大酋長的女兒刀白鳳頗有好感,這才有這個打算。當時,段壽輝卻是對段正明提出來的,跟在段正明身邊的朱丹臣便聽到了,但段正明卻辭了上明帝,上明帝自然也不好勉強。
恰好沒過多久,刀白鳳卻騎著頭大水牛懵懵懂懂的來了皇宮,段壽輝一眼見著,見刀白鳳行事雖然直率,卻的確是個可愛天真的好姑娘,而且年齡還小,也可以先定下這事,以後再辦,於是又向段正明提了一回。
段正明沉吟過後,卻向段壽輝推了自家尚未娶親的弟弟段正淳出來。
段正淳的風流多情段壽輝自然也是聽過的,想了想,覺得段正淳向來頗得女子青睞,如此也是美事一樁,便決定先介紹段正淳給刀白鳳認識。卻沒想到刀白鳳前腳剛到大理皇宮,後腳就離開了,因而這事就拖了下來。
而當日朱丹臣提起這事,純粹是因為順著段正淳的性情說話罷了。
段正淳回了大理,不過數日便是新帝繼位,諸事便一齊堆了過來,無比繁瑣,自然斷斷無人想得起一個小小的刀白鳳來。
如此過了幾個月時間,段正淳身為皇上的親弟,便被趕鴨子上架的幫著處理諸多事務,全沒有了以前的風流快活,簡直是令段正淳天天長吁短嘆。
如此一直過了一年有餘,段正淳實在耐不住了,正待像以前那樣,直接來個留書出走,卻是曾經的王妃如今的皇后娘娘想起了他來。
女人向來比男人心細,皇后沒有生育,一顆心便只撲在了段正明兩兄弟身上,她觀察入微,很容易便瞧出了段正淳的焦躁,因而便找了皇帝過來商量。
皇后道:“我瞧淳兒年齡也大了,皇上也該多為淳兒考慮考慮了。”她為長嫂,這麼稱呼段正淳雖然不妥,但因為是私下裡,倒也沒什麼。
段正明道:“我倒是把這事給忘記了,淳弟這些日子只怕都快對我不滿啦。”他跟段正淳兄弟情厚,這話卻是在開玩笑了。
皇后但笑不語,心裡顯然是極為揶揄贊同的。
段正明問:“皇后可有什麼好人選沒有?”
皇后雖然是女子,但她跟段正明感情深厚,朝堂上的事也知道一些,常常為段正明參測意見,因而,段正明一問,皇后於公於私便想起了曾經上明帝提過的刀白鳳,便跟段正明說了。
段正明沉吟道:“只怕淳弟不願。”
皇后掩唇輕笑:“我看那小姑娘漂亮天真,淳兒哪有不願意的?”
大理以武立國,沒有大宋那麼多規矩,皇后雖然為女子,但也不必忌諱太多,因而她其實早找段正淳身邊的人問過段正淳的心思,朱丹臣心思細膩,自然是當先的第一個。
朱丹臣卻不敢隱瞞皇后,便連當初騙段正淳回來的那段兒話也跟皇后說了,皇后一聽就知道,這處處留情的段正淳只怕已經對那位一面之緣的美貌小姑娘起了心思啦!
只是她到底顧忌著段正淳的面子,沒有給段正明明說罷了,但嘴角還是露出了笑意。
段正明一看就明白,搖搖頭笑道:“淳弟這風流的毛病只怕一輩子都改不掉了。倒也沒甚不好,你我沒有孩子,若是淳弟有了兒子,我們過繼一個過來,正好繼承這皇位。”
他跟皇后十多年的夫妻,一直無子,一開始說話,還要避過這些,但十多年下來,夫妻感情深厚,早已不以為意了。
“只是,我聽先帝說,那姑娘似乎有個青梅竹馬的……”
段正明這話一說,皇后就明白了,一邊兒替段正明寬衣,一邊兒出主意:“那還不好辦?淳兒向來招女孩子喜歡,便讓淳兒先隱了身份去擺夷族一趟,待他與那姑娘漸生情愫,再將那姑娘娶回來,誰不說是美事一樁?”
段正明一聽也對,第二天便招了段正淳如此這般詳說了一遍。
段正淳正被諸多煩事弄得頭暈腦脹,一聽這話,哪有不應的?莫說是個貌美如花的年輕姑娘,就是讓他跟個有夫之婦相處,只怕他也要樂意得跳起來。於是連夜收拾了東西,帶上朱丹臣古篤誠兩個護衛便向擺夷族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我一開始想寫的更接近於這種風格來著,結果……寫成了囧人囧事……我好鬱悶……
至於段正明夫妻,我覺得我也不算汙衊他們倆吧。
在原著裡,我一開始還挺喜歡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