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撤退後後,於八月二十日渡過汩羅河,較四、七兩軍渡河遲了一日。
隨後第八軍開始沿著鐵路前進。二十三日佔領嶽州,二十四日佔領羊樓司,二十五日和我七軍一部會師蒲折。由於我四、七兩軍進展極速,已在蒲圻、汀泗橋一帶將敵軍退路切斷,大批的敵軍見無路可逃,所以向第八軍投降。因此在武長路追擊戰中,第八軍雖然遭遇的抵抗最少,但是繳獲的敵軍武器彈藥卻最多。因此第八軍軍長唐生智到武漢後,趁著中央內亂是,將其自己第八軍擴充為四個軍,李品仙、何鍵、劉興、葉琪等師長都升為軍長,實力大增。而這些從吳佩孚部所繳來的軍火,便成為了唐生智在寧漢分立時的本錢。當然這是後話。
但是吳佩孚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在汀泗橋戰役結束以後,吳佩孚決定親自率領湖北暫編第四師和陸軍第八師以及在汀泗橋戰役中敗退的殘部共2萬餘人,在賀勝橋及其以南的楊林塘、桃林鋪、王本立地區利用地形的優勢梯次設防,企圖死守賀勝橋。吳佩孚在八月二十日左右,得到了湖南部隊大敗,而且武漢也受到威脅的訊息的,於是馬上就親自率領自己的精銳劉玉春、陳德麟、張佔鰲、靳雲鶚等部數萬人於八月二十二日的早上在保定乘火車迅速的南下。二十五日到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開始時是打算防守汀泗橋。但是就在開會的時候汀泗橋戰敗訊息就來到的會議上,聽到訊息後,吳佩孚顧不得其他的事情,馬上就從武漢率領部隊南下,親自指揮固守賀勝橋。同時還邀請孫傳芳在江西配合他的行動,一起攻擊我革命軍部隊。
吳佩孚於八月二十八日親自趕到到賀勝橋部署防守計劃。其兵力在賀勝橋參與防守的,有吳佩孚親自率領的第十三混成旅、陳嘉謨的第二十五師、劉玉春的第八師等,這些都是吳佩孚的精銳部隊,向來是所向披靡,號稱無敵。此外還有自汀泗橋退下的前武衛軍馬濟,以及宋大霈、董政國等殘部萬餘人。合計不下十萬人。還配備有鐵甲車和山炮、野戰炮數十門、重機槍二百餘挺。全部實力是我參戰的第四軍和第七軍的病例的數倍
在吳佩孚親自指揮之下,敵軍在賀勝橋前以縱深配備構築臨時工事。其大部兵力集結於賀勝橋附近,主要陣地設於橋前高地楊林壋、王本立之線。
當敵軍正在作防禦部署時,我前方高階指揮官也齊集於咸寧縣商討進攻賀勝橋的計劃。參加此次作戰會議都有,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陳可鈺、張發奎、陳銘樞、夏威、胡宗鐸。會中決定由李宗仁直接指揮進攻賀勝橋,直搗武漢;唐生智則率領第八軍為總預備隊,並調第八軍的何鍵師自嘉魚渡江,繞攻漢口、漢陽,以攻擊吳佩孚的背面
作戰計劃指定以後,第四軍仍沿鐵路前進,進逼賀勝橋正面,第七軍則出咸寧東北,自王本立攻擊賀勝橋以東地區。第七軍第一旅旅長夏威率第一、第八兩旅任右翼,第七旅旅長鬍宗鐸率第二、第七兩旅任左翼,與第四軍並肩前進。當日第八旅即在王本立之南和敵軍警戒部隊遭遇,發生激戰,將敵人逐回賀勝橋前陣地。我四、七兩軍遂向橋前迫近。
賀勝橋的守軍是當時中國最享盛名的直係軍閥部隊的精華,督戰者又又是直係軍閥的主帥——素以能攻善守著稱的吳佩孚。而我方進攻的部隊也是北伐軍的中堅。雙方都是以自己的最大的本錢作孤注的一擲。因為我軍近期連戰連克,士氣旺盛,而敵方卻連敗數仗,這是我軍最大的優勢所在。
三十日的早晨,我軍第四軍和第七軍兩軍同時出擊。前線總指揮李宗仁親自率領陳可鈺、張發奎、陳銘樞、夏威、胡宗鐸到前線督戰。在這種士氣之下,我軍全體官兵宛如萬條毒蛇向敵人同時進襲。而敵人在吳佩孚的督戰之下也是也是依靠著天險,頑強的抵抗著,敵軍重機槍、山野炮同時向我軍盲目射擊,戰場上簡直是一片火海。
賀勝橋一帶都是波狀地和可徒涉的小湖沼,地形起伏不大,而遍地都是茅草和小叢樹,障礙視線,不利於守勢陣地。即高階指揮官的視界也不出三數百尺。敵軍的移動固然不易察出,就是我們自己各單位的行動也不易掌握。所以戰鬥的進行,幾乎是各營、各連、甚至各排、各班自行判斷,按著戰鬥原則,各自為戰。所幸我軍士氣旺盛,全軍有進無退,向敵人接合部隙縫襲擊猛衝。
此時敵軍也顧不得目標,只是集中火力向我軍射擊,槍炮之聲震耳欲聾,機槍聲的緊密尤為各次戰役中所未有。其火力之猛,北伐途中除德安、龍潭兩投外,鮮有可比擬的。我們高階指揮官也都浴身於火海之中,流彈橫飛,炮彈時在前後左右爆炸。
這時第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