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繇了與袁術聯合的請求,趁機派大將樊能、張英收復了半個廬江郡,其地盤才有所擴大。
凌雲進入廬江境內的第一件事,便是令軍士製作沙盤。沙盤一成,整個揚州之地一目瞭然,這在連地圖都不準確的東漢時代,不得不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進入揚州,凌雲的大軍駐紮在石亭城外,城中有劉繇的大將樊能領兵五萬把守。與石亭相鄰的另一處城池——鴕縣,駐紮著張英的三萬大軍。
出兵前凌雲檢視過劉繇的詳細資料,得知他是漢朝皇室的遠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後代。
劉繇是東萊郡牟平人,在他十九歲時因為堂叔劉韙被盜匪所劫持為人質,劉繇為搭救其堂叔,結集十多人混進賊窩,趁隙將盜匪頭目斬首成功救出堂叔後而出名。由於其表現深受鄉民愛戴,因而推舉劉繇官拜郎中。
當官之後的劉繇由於鐵面清廉而深受好評,甚至當時的鄉親之間亦流傳只要能得到劉岱(劉繇的親兄長)與劉繇,就等同得到了龍與麒麟一樣。
基於劉繇的聲名還不,凌雲開始並未打算現在就對他發動進攻。但郭嘉著眼於大局,欲想取得天下,劉繇必然不能繞。
因此,凌雲才決定出兵,但他並不想對劉繇所動兵戈過甚,故而他親自跟來,以便適當掌握尺度。
這些他都未與人提及,他雖然對張繡所部大肆殺戮,但那是出於大局利益,震懾其他諸侯。而對劉繇他卻有著的想法。畢竟他所治下的地區,百姓生活還算過得去。他又是漢室的遠親,談不上有多忠於漢室,可以將此人留下。
十萬大軍駐紮在石亭城外,第二日,凌雲帶軍到石亭城外向範能挑戰。
凌雲在後世所見的熱兵器時代,根本沒有單挑這一說。甚至當初他在燕山起兵時,部將也很少與人單打獨鬥。
但後來這樣的場景多了,他也就理解了。
東漢時代的武將極注重個人聲譽,換句話說有兩把刷子的人誰都不服誰。若是誰指著鼻子要和你戰,你若是畏首畏尾地不肯出戰必定會被人恥笑。所以一般自信能應付的陣仗都會有人應戰。
但的確打不過人家,出去就是個死的情況,誰都不會太執拗於聲譽,或者從大局出發,或者為了保全性命,那些武將可以高掛免戰牌。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可能會極盡侮辱之詞,進行強行挑戰,若一直不出戰,軍心肯定會受到影響,士氣低落,畢竟不敢出戰的直接原因就是打不過人家,這誰心裡都清楚。
凌雲帶軍來到石亭城前,高順奉令前去挑戰。
果然不出凌雲所料,樊能開啟城門前來迎戰。
兩軍很快列開對形,遙遙對峙。高順手提長槍,在陣中翹首以待。
樊能是個虎背熊腰的大將,他戰在本軍陣前遙望對方的陣營,只見對方軍中旌旗招展,軍士排列整齊,一看就是久經訓練的精兵。
一杆大纛旗下,一位乘坐火紅戰馬的白袍將軍儼然是一軍之主。那名主將的相貌看不清楚,但他身後的大旗上的字卻看得清清楚楚,正是一個斗大凌字。
樊能前些日子得到稟報,凌雲親自帶軍來攻,今日一見,想必此人定是傳說中的凌雲。
若是凌雲憑藉人多勢眾,不分青紅皂白就攻城,樊能或許還有些忌諱。但若論單打獨鬥,他的確很自負。
凌雲率軍出征,主將為典韋,這二人都是重量級人物,眼前在陣中挑戰的大將充其量只是副將而已。樊能自然不肯自貶身份親自出去接戰。
他轉頭環顧左右大將,朗聲問道,“哪為將軍願接此陣。”
話聲剛落,旁邊一員大將高聲應道,“樊將軍,末將願往。”
樊能點了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於將軍多加本將軍為你擂鼓助威。”
“多謝樊將軍。”那姓於的將軍道了聲謝,催馬拖刀奔向陣中。
“對面何人?本將軍刀下不死名之鬼。”距離高順五六丈的距離,那姓於的大將勒住戰馬,高聲喝問。
“本將軍乃高順是也,來將通名。”高順用長槍指點著那人道。
“我乃揚州劉刺史駕下大將於麋是也,高將軍到了陰曹地府莫忘了是我把你送了去。”那名將軍哈哈一笑說道。
高順神色不動,冷笑一聲,“那你看你的本事了。”
他久經沙場,戰鬥經驗豐富,對方是想用話觸怒,讓失去冷靜而貿然進攻,而使對方有機可乘。他豈會上這個當。
於麋說完,催動戰馬向高順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