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2 / 4)

小說:漢魏文魁 作者:誰知道呢

,坐井觀天,不識中國之大,不過好在他們在漢代就曾經受過冊封,乃可以此為突破口——“若得水師巨舟相送,以威倭人,弟子必可使卑彌乎貢也。”

是勳搖一搖頭:“如此,則無須元明使矣。”我如果就想讓卑彌乎遣使朝魏,那麼關照牛利都一聲,放他回國去稟報女王,不就得了?對付如此偏遠小國,還要我大魏天朝先派人去通知,要求他們稱臣納貢,那多沒有面子啊。

秦朗迷糊了:“敢問先生真意。”

是勳說了:“筑紫(九州島古稱)二十餘國,舍邪馬臺及臣於邪馬臺者,尚有狗奴等。其東伊豫(指伊豫之二名島,也即四國島),半於筑紫,再秋津州(本州島古稱),四倍於筑紫,皆有國在。元明當宣示諸國,使皆朝魏,斯乃不負此行也。”要是一口氣給曹魏召來十好幾個甚至更多的藩臣,那朝廷多有面子啊,那才值得我派你去走這一趟哪。(未完待續。。)

ps: 大家投票真給力啊,看起來我說二十張說少了……好吧,遵照承諾,今日雙更。

第三十七章、千年展布

關於大和王朝的源頭,後世的學術界也存在著兩種歧說。一說即邪馬臺,或者曾經從屬於邪馬臺的某國,不管根據地在北九州還是在畿內;另一說跟邪馬臺完全兩回事——倘若邪馬臺是在北九州,那麼大和王朝就是畿內土著;倘若邪馬臺在畿內,那麼就是北九州的勢力透過傳說中“神武東征”進據了本州島。

好吧,其實若按此劃分,說法應該算是四種才是……

是勳本人是傾向於大和王朝源於北九州一說的,一則北九州的文化曾經最為發達、繁盛,又容易得到大陸方面的物資輸入,二則“神武東征”雖是神話,但空穴來風,不為無因。如今既然確定了邪馬臺是北九州王國,那麼進一步揣測,大和王朝很可能是邪馬臺或其僕從國的後身。

是勳沒辦法派兵遠征去打日本,他所能夠想到的拖日本後腿的方法,只能是減緩其統一的過程。所以才打算派秦朗前去,詔列島各國都來朝魏,加大跟大陸的交流,或許可以不使北九州諸國專美於前吧。我把你們放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最終誰能出線,多久出線,那就任憑天意了。

只有把歷史的源頭攪得面目全非,才能最大程度改變歷史的程序。

再者說了,秦朗出使一趟,倘若只拉回來一個朝貢國,那投入和產出就太不成比例啦。若是真能召來諸國遣使朝覲,無論對秦朗還是舉薦他的自己,都算是大功一件。

完了是勳又對秦朗說。對於你的聰明、口才。我向來評價甚高。但你此去,我還有三件擔心之事,恐怕你會被蠻夷所欺。秦朗恭敬請問,先生您擔心哪三件事呢?

是勳道:“其一,語言不通,恐為誆騙。”所以我已經找來了多名懂得倭語的韓人,希望你能夠秘密地向他們學習韓語和倭語,到時候假裝語言不通。倭人就可能當著你面用倭語商議一些事情,方便你窺探他們的真意啦。反正已經入冬,氣候寒冷,不便出航,我給你小半年的時間,等明年開春了再乘坐水師的海船往使倭地。

再說了,你也可以利用學習語言的機會,多瞭解一些蠻夷們的想法——“但識人心,說之易也。”

“其二,驕心既萌。恐遭不測。”我怕你仗著天朝使臣的身份,過於蔑視那些蠻夷。其一可能激怒他們,其二也可能導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被他們的花言巧語給矇騙了。“要知皆為人也,蠻夷之心與中國人心略同,所別者止不識禮儀,唯力為視耳。當以己心度之彼心,毋驕橫,毋輕忽,治大國如烹小鮮,使小國亦同理也。”

老子所說的那句“治大國者若烹小鮮”,其實本意是“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以言“無為而治”也。但是勳在註解經典的時候,特意把這句話給曲解了——因為老莊那一套如今早就不時興了呀——或者更準確點兒來說,是給引申了,要求治國以謹,須格外小心,不能疏忽大意。

所以他才告誡秦朗,說你千萬別覺得蠻夷之人好糊弄,好威嚇,就此放鬆警惕。我會命東海水師派一艘大船,及二三百精幹水兵給你,但入人之國,想僅僅靠這點點兒兵馬來衛護你周全,難度其實挺大的,關鍵得看你自己如何謀劃、決策。

“昔班定遠三十六人入於鄯善,鄯善雖小,帶甲數千,尚有匈奴使從百餘人,而定遠遂能一戰定之,雖賴其勇,實倚其謀也。元明當仿效之。”當然啦,我是要你仿效班超的籌謀和決斷,不是讓你也去玩兒斬首行動。

秦朗恭敬受教,又問:“其三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