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好。
徐晃籌思少頃,對諸葛亮說,這麼著吧,我停止攻城,轉身去防袁氏遊軍,你把所有的拋石車都推出來,朝著城上,有多少彈藥就發多少彈藥,以牽制審配。
諸葛亮應命而去,隨即就下令把營中剩餘的拋石車,除了兩具還在維修,拆開了並未裝上外,全都推了出來。曹操的本營本在城東,所以是勳也隨之安帳,這一日分出城東、城南各十二具拋石車來助攻,所以諸葛亮盡出存貨,總共集結了二十二具拋石車,各類彈藥也全都運至附近。
兵卒們過來詢問,咱這礟是瞄城上啊,還是瞄城壕啊?諸葛亮登上高櫓眺望了好一會兒,然後又取紙筆來計算了好一會兒,這才定計——“發火藥球,盡取吊橋!”
當時的大中型城池,各門外皆設吊橋,用以阻敵,但是作用並不算大,反而限制了守軍的行動。宋代陳規在《守城錄》中便說:“城門外壕上,舊制多設釣橋(吊橋),本以防備奔衝,遇有寇至,拽啟釣橋,攻者不可越壕而來。殊不知正礙城內出兵。若放下釣橋,然後出兵,則城外必須先見,得以為備;若兵已出復拽起橋板,則緩急難於退卻,苟為敵所逼逐,往往溺於壕中。此釣橋有害無益明矣。止可先於門前施機械,使敵必不能入。拆去釣橋,只用實橋,城內軍馬進退皆便;外人皆懼城內出兵,晝夜不敢自安。”
當然啦,諸葛亮是未曾穿越去後世,讀過《守城錄》的,是勳雖然略知一二,也還沒來得及傳授給諸葛亮。但這不妨礙諸葛亮透過思考,意識到破壞吊橋,將能阻礙守兵出城來攻的道理。
於是一聲令下,數十枚火藥球破空而去,連發三輪,約有六、七彈中的,很快就把吊橋給燃點了起來。當然啦,曹軍前數日試攻,已經填平了多處城壕,吊橋雖毀,袁軍也總能繞道越壕,但多少能夠起到一定的阻礙和遲滯作用吧。
燒完吊橋,諸葛亮絞盡腦汁,又做了一番部署,然後忍不住望空禮拜,向上天祈禱——最好袁軍遊騎去打城南……雖說對不起郭伯濟啦,但自己這裡實在太過捉襟見肘,希望郭伯濟能有良策退敵吧。
正在祈禱,忽聽身後喊殺之聲大作,隨即有小卒來報:“袁軍遊騎果然逼近,徐將軍已佈列兵馬,憑壘而守,請諸葛先生謹惕城內之敵。若勢危時,可即放火焚營也。”那意思,營壘與其被你佔去,物資與其被你搶去,不如我自己一把火燒了吧。然後還可以利用大火來阻隔從城內殺出的袁兵,咱們併力突破遊騎,衝殺出去。
諸葛亮聞報,趕緊登上高櫓,探身而望。果然一眨眼的功夫,城內袁軍便也洶湧殺出,以策應城外遊騎,但問題是——他們壓根兒就沒打城門這兒走!
陳規在《守城錄》中曾說:“城門貴多不貴少,貴開不貴閉。城門既多且開,稍得便利去處,即出兵擊之。夜則斫其營寨,使之晝夜不得安息,自然不敢近城立寨。又須為牽制之計,常使彼勞我逸。又於大城多設暗門,羊馬城多開門竇,填壕作路,以為突門。”鄴城表面上的城門並不多,那是沿襲了舊日小小的鄴縣城的規制,其實並不符合如今冀州中心大城的需要,但城牆上卻設有多處暗門,只是因為曹軍守備嚴密,審配才並沒有自暗門發兵,去夜襲敵營。
如今需要用上暗門了——因為城門口的吊橋已被焚燬,城上人自然不可能瞭望不到——於是審配即開啟多處暗門,派發兵馬,自曹軍填埋處越壕,洶湧而向曹營殺來。
諸葛亮見了,只覺得手足冰冷,同時卻又興奮莫名,以致面色漲得通紅。他急忙下令:“發礟!”
燒燬吊橋以後,他就已經重新調整了拋石車的位置和方向,全都瞄好了那幾處城壕填埋處,於是一聲令下,礮車齊發,把火藥球不計成本地全都打將出去。雖說準頭難以保證,但仍然有超過一成的火藥球擊中目標,餘下的還有砸中城牆,或者落在城壕外側的,全都爆裂開來,火焰亂飛,袁軍雖然幾無傷損,但陣列當即散亂。
只是陣列雖亂,絕大多數袁兵依然前衝——因為他們瞧見拋石車附近的曹兵並不算多,也就數百人而已,而且半數在操作拋石車,手中執有武器,左右護衛的,數量更是寥寥無幾。此戰,審配使己侄審榮與沮授之子沮鵠出陣,事先就關照過他們了:“曹軍毀我吊橋,明示其怯也,營中留守必然寥寥。卿等務必奮勇向前,與遊騎前後夾擊,破軍殺將,便計頭功!”審榮和沮鵠都是小年輕,行事操切莽撞,心說敵軍也就這點兒能耐了,陣列亂就亂了吧,即便亂戰,我等依然能夠取勝!
衝啊!(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漫天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