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召聚群臣商議,得出的結論是——鞭長莫及,根本無法可想,只好嘗試著以朝廷的名義,派使臣前去解鬥。基本而言,無論劉璋還是趙韙,都不可能那麼聽話,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能夠把他們暫時穩住,那朝廷的威勢、曹家的威勢,都會大漲啊。反正不會有什麼損失,何妨一試?
於是第二天,尚書令荀彧便委派議郎士孫萌持節前赴蜀中。
士孫萌字文始,乃前尚書令士孫瑞之子。李、郭大交兵的時候,士孫瑞為亂兵所害,士孫萌跟隨劉協來到許都,追錄其先人之功,封為詹津亭侯。此人無他能也,就是嘴皮子比較利索,有是宏輔一半兒的功力。
士孫萌受詔之後,立刻快馬加鞭西進,他好不容易逮著這麼個立功的機會,就怕自己慢了一步,劉、趙兩家要是先分出了勝負,或者提前罷兵言和,那不就白跑一趟了嗎?經過反覆籌謀,士孫萌並沒有自梁州經漢中入蜀——萬一被“米賊”張魯攔住,不放南下,可就抓瞎了呀——而是先奔荊州,去拜望劉表,勸劉表趕緊把劉備軍給撤回來。
然後士孫萌便溯江而上,進入巴郡,等到了地方一瞧,真是欲哭無淚啊,緊趕慢趕的,趙韙扛不住龐羲大軍,還是認慫了,而劉璋因為有劉備在南線勢如破竹,亦不敢逼之過甚,直接跟趙韙握手言和。不過士孫萌心說我既然都跑來這裡了,成都不可不去一趟——
他是扶風人士,與射堅為同鄉。所以到了成都,就先去拜會射堅。射堅本姓謝,其祖謝服曾拜將出師,天子認為“謝”字不祥(本意為‘辭’),所以去掉“言”字邊兒,讓他改姓為射。射堅曾任黃門侍郎,約在獻帝初避亂辭官,與其弟射援一起入蜀投奔了劉璋,被劉璋任命為長史之職。
於是射堅向劉璋引見士孫萌,士孫萌遞交了朝廷的詔書。然後說既然劉、趙兩家能得罷鬥。此國家之福也,希望劉牧你可以寫封謝恩的表章,讓我帶回許都去。劉璋苦著臉道:“趙韙雖退,而劉備仍竊據我土……”士孫萌聞言就是一愣啊。說我是從荊州入蜀的。劉景升已然答應召回侵入益州的兵馬了。怎麼劉備還沒退兵嗎?
他言辭若有憾焉,其實心裡挺高興,心說我若動此三寸不爛之舌。能夠說服荊州兵退去,則還朝必受重用啊——想那是宏輔,不也是縱橫諸侯之間,以舌辯起家的嗎?於是主動請求劉璋派人護送他前往武陽,去遊說劉備。
劉璋大喜,便遣部將泠苞率千騎護衛天使,急往武陽城中而來。
劉備幾乎是同一天而接雙使,一撥就是士孫瑞,持節而來,另一撥是劉表遣從事伊籍伊機伯入蜀,要劉備、劉虎即刻退兵——這回輪到劉玄德頭大了。
天使好打發,士孫萌自以為牙口甚利,結果跟龐統才交鋒數個回合,便被迫鎩羽而歸——龐統說了,朝廷要是真能照管到西方之事,那成,此前不是封了我主為沅州刺史嗎?趕緊讓劉表把沅州讓出來啊。劉景升不久前平定張懌,即自說自話地表別駕劉先為沅州刺史,朝廷為啥連個屁都不放啊?我主退而不得沅州,那便只好呆在益州,以待朝廷秉公而斷啦。
可是荊州來使便不好打發了,伊籍才遞上劉表的公文,劉虎就嚷嚷著,既然伯父讓咱退兵,那咱趕緊收拾行李回家吧。好在伊機伯在荊襄時即與劉備過從甚密,雖然身為劉表的部屬,又是同鄉,其實內心深處還是偏向劉備更多一點兒,當即擺手道:“吾來前,襄陽但聞我軍已入犍為耳,未聞得武陽也,今得城而棄,豈不可惜?”
劉備說對呀對呀,咱們千辛萬苦殺到了這兒,要是就此一走,所得領土全都得退還給劉璋,那多不划算啊。劉虎說要不這麼著,咱們把犍為的百姓全都裝上船往荊州運,則雖失地,而乃得人也,那就不虧啦。
那時候迭經戰亂,各地戶口數都不滿額,即便中原士人大量前往荊州,也很難填補空缺,所以諸侯相爭之際,擄人也是一大要務——田地多所荒蕪,只要有人就有耕種產出,而且戶口多了,也更方便徵兵啊。
可是劉虎這主意多少有點兒無厘頭:從武陽到荊州,千里迢迢,你怎麼運送人口?得準備多少口糧?這路上就得死掉一大半兒吧?估計等回到荊州,剩下的人口再怎麼賣力耕種,沒有三五年都抵消不了路上消耗掉的糧食!
最終徐庶站起來出主意,說不如便請天使返回成都,跟劉璋商議,使以金帛、糧秣來交換失地——那麼他也就佔不著太大便宜了,而咱們也不算白白辛苦,最終空手而歸。劉備說好,當即派遣簡雍跟士孫萌返回成都,去跟劉璋談判。
當天晚上,伊籍秘密來找劉備,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