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場的情況來看,攻下一座只有兩三千人駐守的小城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人馬,火槍兵有個一千就夠了,再多那子彈都浪費了,而盧象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卻需要很多很多火槍兵,因為他想去埋伏賊寇的騎兵!
他簡單的將大軍重新分配了一下,讓張立位和王國忠率領一萬長槍兵、一萬當盾兵和一千火槍兵護著五千運輸兵,將霍州城下的井闌和雲梯運到南面的趙城,一鼓作氣拿下趙城。
而他則帶著曹文詔等一眾將領,領著剩下的兩萬火槍手、一萬騎兵、兩萬長槍兵、一萬長戟兵和五千運輸兵,帶著糧草和營帳向趙城和洪洞之間的官道趕去。
霍州和汾西留守的義軍其實早就將官軍進攻的訊息傳到翼城了,奈何這官軍也太搞笑了,兩千人去攻擊兩千多人駐守的城池,能攻下來才怪呢。所以翼城的一眾義軍首領並沒有把這當回事,他們關注的是陽城的盧閻王,據探子來報,盧閻王正在陽城外加緊休整,他手下的那些傷兵好像也恢復的差不多了,可能再過幾日就要向翼城進發了。
至於霍州和汾西,先讓官軍攻著吧,等官軍增兵了再說,如果官軍不增兵,那就說都不用說了,絕對是攻不下來的。
沒想到過了五六天之後陽城那邊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霍州和汾西卻相繼急報,官軍增兵了,而且一增就是幾萬,霍州和汾西怕是守不住了!
這個時候這些義軍首領再不知道中計了,那就是傻叉了,他們聚到一起一合計,既然盧閻王到了霍州,那就去霍州跟他幹吧,至於陽城,還是不要管了,從翼城到陽城要五六天,有這五六天時間都夠盧閻王從霍州殺到翼城了。而且陽城那邊也不知道盧閻王在留了多少兵馬,萬一要是一把沒拿下陽城,那他們就要腹背受敵了。
義軍首領的商議結果和盧象升猜測的一樣,他們將所有騎兵都集合到一起,讓高迎祥和李自成領著先快馬加鞭趕到霍州,看能把霍州保住不,如果沒保住,那就退守趙城。步兵則是隨後出發,只要高迎祥和李自成能在霍州和趙城拖個四五天,那盧閻王就真的要見閻王去了。
三十六路義軍的騎兵加起來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按官軍的比例三七開,那就是**萬,當然,義軍現在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騎兵佔的比例還沒那麼高,但基數擺在那裡,沒有**萬,五六萬還是有的。
收到訊息之後的第二天早上,高迎祥和李自成便率領五萬多騎兵出發了,這騎兵如果瘋跑起來,一個時辰就可以跑**十里地,如果要儲存戰力,用一般速度趕路的話,一個時辰也能跑五六十里,所以才到午時高迎祥他們就已經越過洪洞趕往趙城了。
跑著跑著前面突然出現一個大峽谷,在《孫子兵法》九地篇中,這種地方叫做圍地或者死地,是非常危險的地方,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沒有這種勇氣,那就不要進入這種地方。
按理說大軍經過峽谷地形的時候都要派偵騎先行,等確定沒有危險了,再全軍透過。但這裡是趙城和洪洞之間,而現在盧閻王攻擊的是霍州和汾西,趙城並沒有傳來急報,也就是說現在趙城還是義軍的勢力範圍,根本不可能有敵軍出現。再說這峽谷寬有將近三百步,兩邊的山嶺離官道都有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一般的弓箭手是射不了這麼遠的,而且官道兩邊都是砂石地,一眼就能看通透,壓根就不可能有埋伏,所以高迎祥沒有派出偵騎,也沒有讓大軍停下來,而是直接進了峽谷。
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
峽谷中果然如同高迎祥料想的一樣,沒有任何埋伏,一路暢通無阻,眼看出口在望,他不由鬆了一口氣。前面就是趙城了,不知道霍州和汾西怎麼樣了,如果盧閻王把兩城都拿下了,那他現在要麼在進攻趙城,要麼在進攻趙城的路上,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突然從斜刺裡殺出,豈不是可以讓盧閻王吃個大虧!
高迎祥越想越火熱,他可有五六萬騎兵,如果盧閻王正在攻城,他從後面殺過去,很有可能一舉將盧閻王手下的十萬大軍衝的七零八落,到那時,盧閻王怕真的是要去見閻王了。
他正要下令讓全軍減速,然後派出偵騎去趙城查探了情況再決定行止,谷口突然響起一陣喊殺聲,一隊隊官兵從山谷兩頭竄出來,把谷口給堵了!
高迎祥心裡咯噔一下:“糟了,中埋伏了!”
此時高迎祥所率的五萬多騎兵離谷口只有一里多遠了,前面的官軍卻密密麻麻的排成一排排一字長蛇陣,將谷口堵了個嚴嚴實實。
“一排、兩排、三排。。。。。。”高迎祥極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