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部分(3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們家裡送來了錢。他們兒子服役的薪水,還不少。

而他們的女兒嫁給漢人後,更是風光回門。漢人女婿拿馬馱著禮物帶著他們的女兒來回門,送來一包包的好東西。

一番抱頭痛哭後,女兒高興的向父母講述在丈夫家的新生活。一開始的不安,到後來的慢慢適應,丈夫很好。

就算是去做妾,可丈夫的妻子也能很好的善待她們。她們在家也要做事,但吃用都很好,乾的活也不是特別累,特別是沒受到欺負。

她們的話讓蠻子們半信半疑,可是看她們身上穿著的漂亮衣服,甚至有的身上還戴著金銀的首飾,臉上也紅潤有光,這也讓他們慢慢的都信了。

不少上次運氣好沒抽籤到的蠻子們,這下感嘆他們錯過了好機會,在一番詢問之後,便想著主動與漢兒聯姻。

而隨著時間推移,與漢兒聯姻越來越多的福利也慢慢的體現出來,不管是納稅還是做生意借貸,又或者是租借新式農具,甚至就算是到漢商那裡去購物,如果是入籍的新華人,都能享受到許多優待。

再沒有人猶豫了,越來越多的蠻子想要把女兒嫁給漢民。

報名點每天都有許多蠻子來報名,沒適齡女兒的,就把兒子送去服役,甚至有些一把年紀了,也來報名想去服役賺錢。

一些年輕的漢人移民,甚至已經納了兩個三個四個蠻女,反正又不需要彩禮本錢,多納幾個年輕的蠻女,還能多幾個幹活的人,何樂不為呢?

第159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

教化四夷,化夷為夏。

打破通婚限制,尤其是在邊地,這也是大形勢所迫。早在數年前,華夏的擴張潛力幾乎就已經到了極限。

說句簡單點的話,只要不是那種特別懶的漢人,哪個不享受著這些年大華擴張的巨大紅利,過著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呢。不說其它的,當個地主那是最起碼的。

若是自己頭腦好點的,再拿去投資投資,那身家幾千上萬貫真是尋常可見。甚至家教好點,供養幾個子弟讀書科舉,轉眼就洗腳上岸,成為官宦之家,晉身小士族了。

漢家子弟的前途是最好的,哪怕科舉不成,還可以參軍。只要表現的還行,三年義務兵後,肯定是能夠提個士官的,這年頭軍中到處都是機會,肯拼肯幹,提拔為軍官的機會大大的有。

若是遇到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授封個武士、騎士勳,運氣再好點封個男爵子爵也不是不可能。

這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朝中那些王公侯伯,有大半三代以前那也都是泥腿子出身,甚至有小半本身以前就也是寒門子弟,隋末以來,唐華之交,靠本事掙出了爵位封地。

再沒出息的,也能當個小地主,守著朝廷分給的田地,過上中產的生活。

漢人為大華主體,這是一直沒有變過的國策。大華也一直在推動變夷為夏的同化政策,越來越多的蠻夷被併入大華,獲得籍屬。不過這些人,不經過幾代人的時間,也還不能完全融入的。

真正最可信的當然還是漢家子民和漢家子民的後代,哪怕是漢兒和胡女生下的孩子,那也比蠻子的二代要可信的多。

正是在這些實情之下,當漢人擴張潛力到底後,朝廷才會出臺這種鼓勵漢胡通婚的政策。

過去,普通百姓是不可以隨便納妾的,得有爵有勳或有官職在身,才能納妾,按級別納相應數量的妾侍。又或者,到了一定年紀還無後,這個時候才能納妾。

可是現在,朝廷已經放開這個限制,漢人納胡女為妾,不在這個限制之內。只要胡女願嫁,那漢民多納幾個胡女完全沒問題。

甚至納胡女為妾後,生了孩子,官府還有獎勵。每生一個,就有一筆獎賞。

漢民都是比較會算計的,很精明。

納一個蠻女,幾乎不要什麼本錢,也就是置辦幾樣禮物送到胡女家,然後擺幾桌酒,甚至若是隨意點,這些都能省。不需要高額的彩禮錢,也不用怎麼麻煩。

但納個蠻女進門,卻是等於家裡多了一個勞力幹活。若生下一兒半女的,官府還給一筆賞錢,甚至胡女進門後,也一樣能夠在官府登記分地,這樣的好事,誰算不到。

於是乎,現在蠻子們爭相把女兒嫁給漢民,而漢民也爭相笑納。

一時間,到處都是喜汽洋洋。

漢蠻一家親,處處祥和。

據說,有位出身自關東某個將門之後的子弟,在軍中任一個營長,因為受傷後退伍,也不願意回鄉,直接就落戶高加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