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話中有話?”
“如果殿下只是想做一個普通的太子,將來做一個普通的帝王,那麼我勸殿下殺了二人。”
李世民盯著李超,“把話說完。”
“如果殿下想做個英明君主,甚至為萬世稱載,那麼陛下就不能殺他們。”
長孫無忌反駁,“為什麼不能殺,斬草不除根,必後患無窮!”
“有什麼後患?殿下把他們軟禁京中,他們能有什麼後患?若是覺得殿下連這樣的兩個囚犯都怕,那我只能說你對殿下也太沒有信心了。連這樣的兩個人都收拾不了,那將來如何收拾整個天下,如何收拾突厥,收拾高句麗,收拾吐谷渾?”
“殿下,殺人容易,但殺了之後可就不能再海回來了。不要為一時痛快,到時遺恨終身啊。難道殿下想被世人稱為是殺兄殺弟之人?難道殿下不想讓陛下冊封你為太子之時,建成元吉在一邊向你跪拜?難道你不想將來登基繼位之時,太子和元吉向你跪拜?”
建成向李世民跪拜,那麼就是臣服,雖然這依然掩飾不了他宮變奪位的真相,但卻可以給天下人看到另一個情況。讓天下人看到,建成是被廢掉在先,李世民改立在後,看到李建成向李世民臣服。
何況,若建成都沒殺,那其它原建成等舊部自然更不用擔心。就算是太子舊部,只要不是無路可走,也不見得有幾個會真的要造反的。斬草除根無路可走,才會狗急跳牆造反。
這話讓李世民贊同。
兵變玄武門,那是已經沒有辦法了,可既然都已經贏了,已經掌控局勢了,那他還為什麼要怕太子和齊王?他們都已經成了自己的囚犯,還有何道理怕他們?
難道他們成了囚犯,還能號令天下?
不殺,確實比殺了好。
殺了,表現上看是斬草除根了,但如李三說的一樣,他殺兄宰弟的名聲也就改不掉了,也會讓那些太子舊部們人人自危,提心吊膽,搞不好還會逼反那些人。
既然連建成和元吉都不打算殺了,那麼他們的部下,當然也都赦免。前提是他們能夠效忠李世民,肯交出權力。
有自信控的住局面,就不要大開殺戒,如果沒把握,那就殺了吧。但殺人一時爽快,後患卻是無窮的。本來得位就不正,若是再大開殺戒,那支援的人更少了。
清洗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雖然能清洗反對勢力,但也會讓所有的建成和元吉的黨羽舊部人人自危,到時就會造反以圖自保。
如果李世民不殺建成元吉,也讓皇帝下詔既往不咎,那麼結果會大不一樣。雖然這樣做也很危險,畢竟反對者還在,可只要能力控局,那麼大勢之下,這些人最終還是會轉投到新太子門下的。
畢竟,真正肯不顧一切,不顧自己不顧家族也要為了太子齊王復仇造反的人,很少很少。
造反的人,更多的情況下是沒有了選擇。
房玄齡也向李世民建議寬仁,他們剛奪位成功,此時需要的不是殺人,而是寬免仁厚。但同時也得加強警惕。
“請殿下擇一上將鎮守洛陽,以備萬全。”
李世民目光直接望向了李超,在他此時的心中,既有能力同時又忠心可靠的,非李超莫屬了。
不過李超根本不想去洛陽。
他盯頭一聲不吭。
李世民咳嗽了兩聲,李超終於抬頭了。
“文遠。。。”
李超不等李世民把話說完,立即道,“末將推舉蔣國公出鎮洛陽!”
李世民頓了一下,目光望向屈突通。
屈突通也是一員老將了,早年是隋朝大將,就已經相當有威名。後來李淵南下關中的時候,屈突通還跟李家打了好幾仗,弄的李淵進退不得,最後好不容易才迫降了屈突通。此後屈突通一直跟隨李世民東征西討,勞苦功高,也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大將。
屈突老將軍年紀雖大,但卻不含糊,也沒有李超那麼多花花腸子。
一聽李超推薦,當仁不讓的站了起來。
“末將願往洛陽!”
李世民大為欣慰,屈突老將軍自己人啊。
“好,我明日即向陛下奏請,任屈突老將軍為都畿道大都督,鎮守洛陽!”
委任了一個都畿道大都督,鎮守洛陽,但關中也還需要一個得力可靠的大將統領,李世民目光又再次望向李超。
“文遠,關中未定,孤請你來擔任關內道大都督一職。”
“殿下,關內道大都督十分重要,臣資歷淺薄,威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