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疏離了些。而這三年,太子忙著主持西運河的事情,更是與李世民聚少離多。反之李泰越長越大,卻一直是在身邊,小胖又聰明好讀書,極得李世民喜歡。
今年送李恪出閣李世民沒猶豫,但明年讓李泰出宮他就捨不得了。
李世民不但捨不得明年送李泰出閣,甚至還打算帶李泰隨他去泰山。
皇帝這話一出,立即炸了窩了。
御書房的一眾宰輔,紛紛反對。
晉王的老丈人,太子的右庶子馬周也堅決反對,明年皇帝要泰山封禪,皇太子要留京監國,皇帝怎麼能把李泰帶在身邊呢?哪怕李泰才十一歲,也一樣不行啊。
“輔機,你說。”
皇帝問長孫無忌。
可長孫無忌一樣反對,李泰是他外甥,李承乾更是他外甥。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洛陽長孫家立場堅定,堅定的支援承乾。李泰是親外甥也不行,半點苗頭都不能給。
李世民氣呼呼的直喘氣。
“文遠!”
李世民點了太師李超的名。
李超雙手籠在袖裡,寒冬臘月,眼看著又到了年底,李超想著過年的事情呢。被皇帝點了名,他懶洋洋的抬頭,站起。
“陛下,不可開此先河啊,不然,這制度也就不成制度了。”
“朕和皇后都喜歡青雀,就不能多留在身邊幾年嗎?”
“不能!”李超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皇帝可能僅僅只是想讓李泰多在身邊留幾年,這也算是人之常情,畢竟比較喜歡這個兒子。但這個事情傳遞出去,就馬上會讓人錯誤領會其它意思。
為什麼會有皇子爭嫡?不就是因為皇帝的這種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意思,讓外臣錯誤領會了嗎?
太子承乾,代表著李家的利益,也代表著許多勳戚們的利益,可以說,如今的朝中大多數的勳戚大臣,其實都是太子黨。當然,他們在身為太子黨的同時,也還更是保皇黨。太子和皇帝是一體的,大家都願意看到將來太子順利繼承皇位,而不是中間出什麼差錯。
御書房會議不歡而散。
不管李世民高不高興,大臣們是堅決的不同意延遲李泰的出閣時間,更不同意李泰明年隨駕去太山。
大臣們離去,李世民還在那裡罵罵咧咧。
已經做了九年龍椅的皇帝也不由的罵娘,“這是天子家事,這些人也管的太寬了!”
罵歸罵,罵完了,靜下心來,李世民也沒法子。
他這個皇帝,也不能跟所有的宰輔們頂著幹。特別是這件事情,他也不佔理。
吃晚飯的時候,李世民黑著臉對著李泰道,“過完年,你就十二歲了。”
李泰已經十一歲,明年就十二了。雖然已經十一歲了,可這幾年小胖沒瘦半點,反而長的越發的胖了,現在李泰不是小胖,是大胖。才十一歲的李泰,比李世民只矮了半個頭,可那塊頭卻比李世民還壯實。
往那一坐,一人得佔兩人座。
不過李泰胖雖胖,卻長的白白胖胖很可愛,尤其是這小胖確實是喜歡讀書。這些年書真沒少讀,論起文采,太子承乾確實不如他。
“父皇,兒臣想多陪伴父皇和母后膝下,不想現在出閣。”李泰怔了一下連忙表態。
皇后坐在一邊,也有些不忍。太子常在外,李治不小,身邊也就李泰常伴左右,經常討她開心。
旁邊的太子承乾聽了,卻扭頭望著他這四弟,“秦王,你不僅僅是父皇母后的兒子,還是大唐的親王,你有你的責任。國朝制度,皇子十二歲出閣、十五歲之國。三弟恪今年不也出閣了嗎,人家也沒有如你這樣扭扭捏捏,恪弟可是非常大氣成熟的搬出宮去了。”
李泰被太子大哥訓,有些無奈。
這個哥哥,總嚴厲的過份,不像哥哥倒像是父親。
李世民想了想道,“等明年你滿了十二歲,父皇給你行加冠禮,然後送你出宮。我已經召將作監和工部官員交待過,讓他們給你在宮外建一棟秦王府,一定會非常豪華的。”
承乾卻一下子出聲。
“陛下,天子與太子十二歲而冠,皇子十五而冠,這也是本朝制度。陛下如今卻要為泰弟十二而冠,這是何意?莫非父皇要改立泰弟為儲君?請問陛下,兒臣哪裡做錯了?”
承乾咄咄逼人的語氣,令李世民一驚。
他發覺,這個長子似乎更加陌生了。
“承乾,你胡說什麼,朕何時說過對你不滿,何時又說要改立太子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