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這段時間,張超也一直在進行著各種人事、組織的調整。
現在的調整,基本上就是為新朝做準備了,上來的人,就會是以後新朝的人,甚至現在調整的衙門架構,也會是新朝以後的架構。
長孫無忌等人已經辭去內閣職務,現在馬周是次相,褚遂良、岑文字、于志寧、楊師道等依然是群輔,加入了王、唐儉、鄭善果三人為輔相。
而翰林院削去批紅之權,改為擁有封駁之權,議會貴族院罷去六科。
翰林院以房玄齡為翰林學士承旨,孔潁達、陸德明、李守素、虞士南、崔幹、孫伏珈等八人為學士。
御史臺則負責監察事務,有風聞奏事,監督彈劾之權,同時也設定臺獄,負有特殊案件的審理,與刑部、大理司並稱為三法司。
而議會兩院則擁有立法權,財政預算稽核透過權,監督行政權。
一閣一院一臺一會,就形成了如今全新的帝國權力格局。
內閣決策執政、翰林院審議封駁、御史臺糾察彈劾、議會立法監督。
御史臺的權職也是在不斷的加強之中,現在與內閣、翰林院、議會並列,充分的顯示了在新朝之中,這個衙門的重要性。
可以不客氣點說,張超當了皇帝以後,只要能夠控制御史臺,那麼有這麼一個監察機構,就能緊盯著閣院,到時哪個宰相、學士要是不合張超的意,就能用御史臺把他弄下去。
皇帝都不需要出面,驅使御史們緊盯就行。
其實承乾就是缺了這種手段,只知道用皇帝的權威去硬壓,這算是落了下乘。
皇帝聰明的做法,永遠都是馭使著手下的臣子們互相制衡,哪裡需要皇帝親自出馬。
先上後下,這段時間以來,中樞在整頓調整,人事已經差不多理順了,該拿的都拿下了,該換的也都換了,現在則在開始地方上的人事調整。從道一級的宣撫使到左右布政使到按察使到都指揮使,然後是邊疆領的總督、提督,接著是中原各州的刺史、長史、司馬、六曹等等,等調整的差不多了,也就是張超全面控制天下,正式受禪登基的時候了。
一切都有條不紊,連長孫無忌都妥協了,沒有哪個再不識眼的。
受禪日子一天天臨近。
國號、年號等都在確定。
國號有兩個,中華帝國,或者華夏帝國。全稱則是中華聯邦帝國,或者華夏聯邦帝國。
張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中華帝國這個國號,中華中華,也可以簡直中央之國,中央的華夏帝國。
在這個時代,華夷還是要分的比較清的。
分封諸侯,也就是要尊王攘夷。
至於年號,自漢武帝起,採用登基後年號紀年法,這種紀年法其實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換算起來比較麻煩。
而西方現在採用的還是羅馬共和國時的獨裁官儒略凱撒時執行的取代舊羅馬曆法的儒略曆。這種曆法在幾百年後,被羅馬教會改良後變成了後世的公元歷。
張超有個想法,打算推行一種新的歷法,不是傳統中國歷史上的這種皇帝年號歷,而是能把整個中國歷史串起來的紀年。
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
一是以西周時的共和執政的那年做為共和元年,從那往後這樣推算疊加,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正式年代記載的開始。
另一種則是以孔子的誕生之年為紀年開始。
一種是共和曆,一種是孔子歷。
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而如今是開元三年,對應歷史上應當是貞觀十三年,算來應當是公元639年,這麼一計算,如果按共和曆來算,現在應當就是共和曆1400年。
如果用孔子紀年,那麼今年就是孔歷1190年。
還有一種紀年,後世也用過,不過如果按黃帝紀元來算,就應當是黃帝紀元5017年。這個紀年,遠不如共和紀年和孔子紀年來的精確,缺少足夠的史書資料支撐。
所以張超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共和紀年或者孔子紀年,也可心選擇一種紀年然後再加上帝國年號紀年一起兼行。
比如今年八月八,張超登基御極,那麼今年就可以改元,則今年是共和紀年1400年,中華聯邦復興元年。
拿著筆,張超在紙上寫下共和曆1400年,孔子歷1190年,中華聯邦帝國復興元年幾行字。
第1408章 皇后
張超這段時間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半夜才回到城東的太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