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部分(1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氖忠鍘�

一座前後三進的院子建成,主殿供奉文宣王孔子,是一座三層樓。另外還有幾棟屋,則供奉四聖十哲七十二賢,還有講經佈道堂等屋。

緊挨著文廟的是武廟,規模相當。

這裡算是官軍將士們的心靈聖地了,廟裡供奉姜子牙以及四聖十哲七十二將,張超做為四聖之一也供在裡面。

兩座廟前,就是一片廣場,是這座小城的中心點。左右延伸開來,就是東西大街,各個衙門就在東西大街上。

至於張超的王宮,現在還沒有建立。

張超認為不用著急,先慢慢來。

呂宋王國的組織機構設定倒也跟琉求公國差不多,國王下有國務院、司法院、軍務院和議院。

國務院的長官是國務卿,還有次卿,下面有吏兵戶禮刑工六部尚書,六部下有二十四司。

司法院有監察廳、警察廳、法院。

軍務院則有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

議會有上院和下院。

張超同樣也設了一個內務院,負責協助自己理政。

基本架構和朝廷差不多,呂宋的政務,一樣是國務卿票擬,然後內務卿批紅,議院審議封駁。

來時張超帶著三千兵,又從琉求調了三千兵。

加上從大華航運、四海船廠以及南洋公司等處調集的艦船人員,張超現在初步完成了呂宋國的軍隊組織。

海軍現在有一艦隊三千人,下轄三個分艦隊。

陸軍擁有五千人,轄三團九營。

不過現在呂宋國海陸軍完成組建後,第一個任務不是作戰,而是建設。

陸軍負責築城、墾田,而海軍負責打漁。

當然,種田捕魚的空閒時間,也稍帶著去周邊晃盪晃盪。

依然還是先禮後兵,先找到土著,然後去拜訪,送點禮物,接著正式提出讓他們歸附呂宋,接受呂宋朝廷的編戶齊民,讓他們加入呂宋的戶籍。

不同意?

那就打,呂宋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經常一個排就能把一個村子端掉。大點的村子,有個連也足夠了。

也有些訊息靈通,比較聰明的,知道這呂宋王不好惹,表示願意歸附。

對他們,張超還是很寬厚的。

先登記,然後加入戶籍。

不過在登記的時候,遇到一個麻煩。

這裡的土著都沒有姓。

甚至名字都亂七八糟的。

於是那些前去登記戶籍計程車兵或文書們,還不得不給他們取姓。

一般是根據當地的一些地理特徵什麼的取,當然大多少人都取了個巧,直接把大唐的姓氏拿出來給他們選一個。

於是乎,呂宋港周邊的這些土著村子。

在呂宋王國官方登記表上,就變成了王家屯、張家堡、劉家村、李家集、趙莊

此外什麼溪邊村,山前莊之類的名字也無數。

姓選好了,但他們的名字都太拗口。於是官府人員要求他們取個漢名,並且以後不能再改,只能用這個漢名,今後辦戶口本、身份牌,出門的通行證、暫住證什麼的,可都要用這個的。

“趙狗剩,張狗蛋,王大錘,劉石頭,李黑魚”

編入戶籍,成為呂宋國民,然後由呂宋朝廷給他們劃分土地界線,授給他們田地。

當然,他們的孩子都要送到呂宋城。

半工半讀,用工作抵他們的學費和食宿費用。

以後土著們還要向呂宋朝廷納稅,並且每年還要服役二十天。超期服役,可減稅賦稅。

張超將那些拒不歸附的土著村子攻破,將土著俘虜,然後將他們貶為官奴隸,讓他們加入建築呂宋城和呂宋港的勞動中。

那些女人,送去新建的一些作坊裡工作,比如漁產加工廠,椰子加工廠等。

而那些孩子,太小的就集中起來管理,讓人教授他們學習漢字漢語,做點簡單的手工。

大的,就半工半讀。

相比起琉求的山夷,他們的待遇要更差點。

起碼那裡的孩子能夠享受免費的義務小學教育,但在這裡,他們卻還得半工半讀。

第天都有商船自琉求、泉州等地前來呂宋,運來一船船的各種建築材料,還有糧食等。

許多招募的工匠也隨船過來。

但移民卻很少。

運來的多以琉求的山夷為主,漢人極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