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外,因此邊界線不是那麼清楚。青龍河河谷山區,過去也是奚人、契丹人遊牧之地。可畢竟離河北平原近啊,現在收復遼西后,離遼西走廊更近,這青龍河谷,在秦秋戰國時,也是通往遼東的一條古道。
那時海邊的那條路線,還在海里淹著呢。
“沒事,估計一時半會也不會變,就算將來真要改封,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一座城堡、幾座屯莊而已。”
以後也許會改封,但只要現在沒改,那李家就得先守著這塊領地,要不然萬一被契丹人奚人給佔了,那老爹這個封領和爵位,可能就都要收走了。
反正遼西這邊暫時也還沒什麼事情。
尉遲恭回了幽州,史萬寶在臨渝關坐鎮。
李超便打算送老爹去趟封地,同時也順便率軍去巡視下遼西北邊的邊界,這過去也沒有個什麼明確的界線,李超準備去立幾塊碑石,樹幾塊界碑,劃清下遼西的北境。
當然,肯定還要去會會庫莫奚和契丹人,震懾下他們的同時,如果能順便談判,開啟與奚、契兩部的交易,那自然是更好的。
要征服奚人和契丹人,不一定非要用刀用槍,這種處於大國之間夾縫裡生存,還處在比較原始的部族聯盟時代的部落,跟他們交易,分化拉攏,一樣能夠控制他們。
庫莫奚和契丹,現在跟突厥、鐵勒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到現在,他們都還沒有過統一的汗王。
契丹是八大部落,連一個穩定的部落聯盟都沒有建立起來,沒有能掌握契丹話語權的盟主。他們現在是八部酋長,輪流來主持。其實這個主持者也沒什麼太大的權力,就是一個發起召集八部酋長議事的權利,至於說決定權,沒有。
他們也沒有什麼部落常備軍,反正各部落都是全民皆兵。
而庫莫奚也是一樣。
契丹人的活動範圍,在西遼河一帶,而庫莫奚人,則在後世老哈河一帶,相對的,庫莫奚人更靠近大唐邊境,但契丹人也與遼西東北端交界。
這些年,契丹和庫莫奚人一直都是跟著突厥人,沒少入侵大唐。早些年契丹人狂過,後來隋朝狠狠的教訓了他們,還是借突厥的兵滅的他們,這使得契丹人很受傷,對突厥也有點離心離德,只是這些年突厥勢大,他們沒辦法。
現在東部突厥算是完了,西突厥跑來稱了大汗,但又內訌起,這個時候,李超覺得跟他們談一談,應當是沒問題的。
突厥開始衰弱,大唐已經崛起,他們應當知道站在哪一邊。
本想讓平陽留在柳城,結果她非要去。
“才三個月身孕,不影響什麼,我這身子本就結實,大夫也說了,只要不是騎馬去打仗,沒事的。”
雖然如此,李超最後還是不同意讓平陽騎馬。
要去可以,坐轎子去。
連坐馬車他都不同意。
就算四輪馬車有減震功能,可是這裡沒好路啊。尤其是老爹的封地還在山裡,李超還準備去會奚人和契丹人。
平陽不情不願,最後還是隻能妥協,她對肚裡的孩子也看的十分的重。
李超把程處默、李感、尉遲寶琳和牛見虎、崔琰五個叫了過來。
這五個傢伙,以前一直是李超的跟班,走哪跟哪。不過如今,一個個也都脫去稚嫩,蓄起了鬍鬚,長的高大結實。
尤其是一個個都是三品的將軍,還是堂堂開國縣侯,再加之跟著李超沒少賺錢,個個身家豐厚腰包鼓,因此身上也自然有了一些氣勢。
看著他們,李超覺得他們確實已經成熟長大了。
這幾年跟著自己,沒有白跟。
李超不打算再一直帶著他們了,雛鷹要飛翔天際,就得獨自出去飛,出去練。
“我要去巡視北境,你們幾個留下。我會讓鄭仁泰將軍主持營州防務,你們呢,各統一部,要協助鄭將軍。地方上的事務,你們多盯著點,但不要輕易插手,等我回來後處理。”
程處默幾個聽說不帶他們走,有些意外,還有點失望。他們早習慣了跟著李超,走哪跟哪,亦師亦友的,習慣了。
“留下來多沒意思啊,這裡交給鄭將軍一人就好,我們還是跟著你一起北上。”
李超淡淡的道,“有王玄策他們幾個跟著我就好了,你們現在也都是堂堂大將,總不能一直當我侍衛吧?該是時候獨擋一面了。”
“我也沒啥雄心,就願意給老師當侍衛。”
李超臉一黑,“你敢把這話當你爹的面再說一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