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報紙和出版進行稽核,保證不會有什麼不應當出現的言論出現。
看著這份如此周全的建議,李世民不由的嘆氣,李超還是那麼的考慮周全,如此的有能力。可惜,這傢伙現在徹底的摞挑子了,不肯回朝堂了。
“陛下,要不老奴再去武當山勸勸趙國公?”
“算了,李超是真不想回來了,起碼這一兩年是不會回來了,既然如此,朕也不強求,隨他去吧。”他有些落寞的道。
當天,中書門下宰相們收到了由宮裡轉發過來的一份關於新聞出版物管理的摺子。
房玄齡等幾個宰相看完,都十分驚歎。
“這個好,如今出版越如越方便,只要願意,誰都可以辦報,誰都可以刻印出版書籍,弄的紛紛雜雜的。什麼樣的大膽言論都有,也確實亂的不像話。有了這個就好了,以後要辦報,先得申請報號,要刻書,先得申請書號,透過了才行。而且這具體的內容,也得先由朝廷這邊稽核透過才行,有不合規之處,就得修改。”
“省的天下百姓被誤導。”
“這份摺子是誰寫的,居然如此犀利,一針見血,了得。”杜如晦讚歎道。
“是趙國公呈給陛下的。”中書侍郎遂良道。
宰相們一陣安靜。
皇帝封了李家的報紙,然後已經辭職賦閒在家的李超給皇帝上了這麼一份奏摺,皇帝看過之後居然還同意了?
皇帝現在不是應當跟李超關係不好嗎?
之前皇帝直接越過中書門下和樞密院,調兵去封了李家報社,不是搞的很勐的樣子嗎?不少人還以為皇帝跟李超的關係鬧翻了,皇帝要給李超一個教訓呢。
為此,連李靖都氣憤的辭職了。
怎麼現在沒有半點官職的李超居然還能直接給皇帝遞摺子,而皇帝在看過之後居然還馬上就採用了?
這李超在武當山,跟在襄陽有什麼區別,當不當宰相好像也一樣可以上達天聽啊。
良久。
還是房玄齡很欣慰的道,“善哉,善哉!”
皇帝授意下,中書門下辦理此事很迅速。當天,在尚書省的禮部下,就多了一個衙門,版務署。專門負責管理報刊和書籍的出版發行和稽核管理等事務。
半月談和時報的兩位總編,當天就被這個新衙門約談。
兩總編直接就在衙門填寫了申報材料等,然後特事特辦,當天就給他們稽核蓋章,頒給刊號、經營許可證等等手續。
手續一批下來,兩家報社大門上的封條就被撕下來了,把守計程車兵也撤了。
兩家報社總編召集了惶惶不安的手下編輯、記者們重新回來,還弄來了許多煙花爆竹燃放,弄的遠近皆知。
“報社居然解封了!”
“是啊,真想不到。”
報社的編輯們站在門口,大聲的向來圍觀的群眾人宣告,朝廷已經解封,同時他們也正式在朝廷註冊了,有經營許可證,也拿到了刊號,嗯,以後不會再封禁停刊了。
“明天,我們將恢復報刊的發行。”
報社開始組稿,而這個時候,衙門裡來人了。
來的正是禮部版務署的人。
“陳總編,我們是奉上司之命,前來進駐。還請你們幫我們準備一間屋子,以後你們報社的樣稿,請提前交給我們稽核,我們會直接在這裡稽核,儘量不會耽誤你們的時間的。”
這態度,讓總編喜出意外。
“謝謝幾位上官的理解和幫助,這樣一來,就太好了,不用擔心影響到出版刊印發行了。”
半月談和時報的解封,也讓朝中的官員們驚訝不已。
大家紛紛在想,難道李超要回朝堂了。
朝野上下,都對李超驚歎萬分。
趙國公就是牛逼啊。
跟皇帝硬頂,然後直接辭職不幹,把皇帝惹怒了,名下的兩家報社被封了,結果呢,最後皇帝又給解封了。
這弄來弄去,最後還是皇帝向趙國公讓步了啊。
趙國公太有排面了。
國子監。
孔穎達和陸德明兩個喝茶聊天。
“我仔細的看過了朝廷新出臺的這個出版稽核條例,非常有遠見卓識啊。之前陛下封禁兩家報紙,讓人心痛。這報紙有開啟民智,同時還能反映民意,並且能監督朝廷,這是多麼好的東西啊,都說是民間御史。陛下一道中旨,就給強行封了,這和堵人嘴有什麼區別?”
“防民之口甚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