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3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培養的啊。萬一打仗損失了,那多可惜。

“國難當頭,就算是中男,也得上戰場。”

話說到了這地步,反正就是不管張超同不同意,都得執行了。

這雖不是皇帝敕令,卻是秦王教。比一般官府的公文,還要高階。

最後國難當頭四個字讓張超稍冷靜了一下,朝廷內憂外患,南有叛亂,北有突厥南下,眼下關中空虛。雖然他不相信吐谷渾能打到長安來,可眼下確實是當的起國難當頭四字。

這個時候李世民讓他隨軍抵禦吐谷渾,甚至要把工坊十六歲以上的少年叫去隨軍,他實在無法拒絕。

“管家,去通知下各個工坊的管事,讓他把十六歲以上的工人都叫到村口來。”張超把管家送到門口,然後悄聲告訴他,“告訴管事,各工坊裡重要位置上的工匠和熟練工,讓他們呆在工坊裡,不要出來。”

一個工匠和一個熟練的工人,可是相當難培養的,張超不希望這些人有半點損失。

村口。

數千工人聚集在那裡,有些不明所以。

侯君集捧著李世民的劍站在一條高凳上,向工人們宣佈了秦王教,徵召工人們去當兵打仗。

工人對這個命令震驚不已,交頭接耳聲不斷。

張超走過去,雙手下壓,工人們都靜下來。

“如今南有江淮輔公祏叛亂,北有突厥入寇,這個時候西面的吐谷渾趁火打劫,連襲我隴右三州,已經威脅到了關中京畿安危。秦王殿下臨危受命,掛帥出征。然眼下京中兵少,故不得不招募一批敢戰之民從軍。”

“凡應募者,立賞五千錢。有應募者,站到左邊空地來報名登記!”

站在那邊的都是十六七八歲的年青人,聽說打仗還有點興奮。當聽到應募就有五千賞錢,上了戰場還會有糧餉,立了功還會有賞賜,甚至有機會授勳升職後,不少人心動了。

看著這些少年站出來,張超心裡複雜無比。

他很不願意這些人去打仗,不僅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工人,他們走了,工坊不說停工,也得減產大半。而且這些人還這麼的年輕,他們甚至都沒有受過絲毫的訓練,現在卻要去隴右打仗,面對強悍的羌、氐部族,一將功成萬骨枯,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能夠回來。

最終三千人還是募齊了。

都是十六歲以上,但絕大多數又都是二十一歲以下未成丁的中男。

“恭喜你,三郎,你現在是右後軍行軍總管了!”侯君集站在那裡笑道。

張超卻沒有什麼好臉色,這次真是趕鴨子上架了。

至於什麼右後軍行軍總管,更是沒半點高興。這意味著,李世民已經打算讓灞上招來的這些中男,獨立編成一軍。

大唐一個軍團兩萬人出頭,其中戰兵一萬四,輔兵六千餘,有中軍、左右虞侯軍、和左前右前左後右後等七個軍,中軍人數最多,有四千人,左右虞侯兩千八,左前左後右前右後四軍各兩千六。

本來配置是各有戰兵、輔兵的。

可現在聽侯君集的話,明顯李世民是不會把那區區一萬府兵再打散分到七個軍中。他會把這一萬兵馬集中在中前和左右虞侯軍裡。

中軍戰兵兩千八,左右虞侯戰兵各一千九,這三個軍就佔六千六戰兵了。剩下三千四,僅夠再加強一個軍,剩下有三個軍,都會全是新兵。

說好聽能算個預備軍,說難聽點就是炮灰。

侯君集給了眾人半天時間收拾行李,與家人告別。他則去長安,把答應的賞錢運來。臨走前,侯君集揚了揚手裡的那本募兵名冊,“一入名冊,就已經是朝廷的兵,若有敢反悔躲避不從軍者,即為逃兵,斬立決!”

一番殺氣騰騰的話,讓不少剛登記了名字的少年們,心裡有點猶豫了起來。

“都收去收拾下東西,天黑前回來集合,切莫耽誤了時間,要不然,軍法無情。”張超有些無奈的跟那些工人學徒們說道。

回到院裡,崔鶯鶯她們都知道了張超要出征。

老爹去了河北沒多久,現在張超又要去隴右。

“三郎,能不能不去,就說病了。”

張超搖頭,伸手撫著崔鶯鶯的臉龐,“這次是不去不行了,你也別太擔心,不會有事的。你們都去幫我收拾下行裝吧,再炒點米,弄點肉鬆、肉脯,香腸、火腿,不需要太多。再把馬備好!”

看著崔鶯鶯都要掉淚,張超拉著她手坐一邊安慰,“放心吧,我又不是武將,就算隨軍,那也是坐中軍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