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和李記商行簽定了一個合約,他負責招募一百個年輕的男女土蠻青年,然後帶到李記在房州的一家工坊裡面做工。
馬金負責這些工人的招募和管理,而工坊直接給馬金工錢。馬金從每個手下工人裡抽取一定的管理費,再給工人發工資。
這個模式下,工坊得到了需要的工人,又不用直接管理這群不太好管的土蠻子,尤其是這些土蠻往往都不識字,也沒見過世面,還不會漢話,直接管理很難,與其工坊直接去僱傭這些土蠻來做管理,倒不如直接採用這個工頭制,找馬金這種見過世面,在寨裡又有些聲望的人來做工頭。
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人。
李記工坊在簽約後先給了馬金一筆招工費,還給了一筆介紹費。馬金拿著這些錢,先在鎮上漢商們的商鋪裡,買了許多漢家的商品,鐵鍋布匹等等。帶著這些東西他回到寨裡,與父親商量了許久,最後把買回來的東西分送給寨民們。
在他族長父親的支援下,在馬金那張巧嘴的說動下,最後不少年青寨民們心動了,他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更自由更美麗的世界,他們想要離開大山,去外面看看。
而那些年青人的父母,雖然不太放心,但看著馬金帶回來送給他們的精美商品,也很高興。
馬金告訴他們,這些東西很貴,但只是對於現在寨子裡的人來說。如果他們的兒女出去打工做事,那麼每月都能拿到許多工錢,一年賺到的錢,能買許多這樣的東西。
於是在年初的時候,馬金帶著一百個寨民族人一起揹著行李下了山,到了離寨子一百餘里的房州李記的一家工坊裡做工。
工坊裡做工其實挺輕鬆的,在工房裡做工,下雨天淋不到,太陽天出曬不到,每天只要工作六個時辰,一天上下午兩班,其餘時間都是休息。
工坊包了他們的食宿,一天有三頓飯吃,住的也還不錯。
李記工坊裡的工人,幾乎都是土蠻,由一個個的工頭們管理帶著。女工們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