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部分(1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籌資建立這家會館,這些新豐商人,多是做糧食生意的。

他們從山南運糧,經上洛入關中,常年做此生意,同鄉、同行,讓他們在異鄉更加抱團,以會館來團結同鄉同行,維護他們的共同利益,打擊排斥對手,同時也協調業務,應對同行競爭,聯絡同鄉感情。

會館還會接納路過的鄉親、故人,起到照顧鄉民聯絡鄉誼之處,這類的會館,也稱為行館。

新豐會館,做為一家實力雄厚的糧行行館,在這次朝廷糧食和買詔令下達之後,自然是受衝擊極大的。

會館大廳上首處,一個長的很富態的中原人,氣度不凡,但卻穿的是普通的白袍。

白袍,那就是白身,沒有絲毫地位。

在唐初,服飾等級森嚴,並不許亂用。官員依品級服紫緋綠藍青袍,皂吏服黑,軍士服紅,普通的庶民只能服白或者灰褐,至於黃,更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廳中,一群新豐籍的糧商已經議論了許久,一個個哀聲嘆氣,憤憤不平。

聽著下面人的那些抱怨,甚至越說越過份。

富態中年男子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然後放下茶杯,咳了兩聲。(未完待續。)

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恭喜qixiaoyege2晉升盟主!)

大家都停下議論,望了過來。

“大家議論歸議論,但某些不當說的話還是不要說,禍從口出,大家要小心些,可莫要引火燒身。”

這男子在眾人中很有威望,他的話一出,大家果然就都不再抱怨。

一個乾瘦漢子欠身,問,“杜兄,這事你還得替大家拿拿主意,咱們總不能任由朝廷揮刀來割啊,這刀真要砍下來,我們誰能承受的住啊。”

“對啊,和買一半,這還不要了我們的命啊!”

“咱們辛苦做點買賣,容易嗎?一年到頭在外面奔波,都沒時間在家,圖個什麼?不就圖點利嗎,可本來就本小利薄,現在朝廷還直接這樣拿,我們哪吃的消啊。”

一群糧商都望了過來,一開口,又是忍不住一起抱怨。

廳首的這個中年男子雖然一身白衣,可卻不是等閒平常商人。做糧食生意的,其實又有幾個尋常商人。尤其是做這種大宗糧食生意的人,要從各地採購糧食,又要組織運輸。不論是買糧還是運糧,這都得要打點好,得關節通暢,一路有人。

最重要的,得上頭有人,要不然,隨便哪個人給你出點難題,可能生意就砸了。

因此,這種要求本錢多,路子廣的生意,還得靠山硬。一般的地主,也就只能在本州本縣做點糧食生意,跨州越道的糧商,哪個都不簡單。

這個中年男子,就是如此。他籍貫關中新豐,姓杜,家中世代行商,但到他時,靠上了京畿杜家,新豐杜家和京兆杜家並無關係,真要攀扯也倒能扯得上點邊。

因為杜立辦事牢靠,給京兆杜家辦事表現不錯,後來出來做事,表面上是自己獨門立戶了,實際上他經商的本錢都是杜家的。只不過杜家看的起他,算是把他當成了一個生意夥伴,不再是純粹的杜家管事。

杜立拿著京兆杜家的本錢經營糧食買賣,也靠的是杜家的名頭,再加上他自己的能力,買賣做的不錯,他每年也能從中分紅不少,新豐杜家,倒也算是在新豐的商人中有些名頭了。

特別是在這上洛城裡,杜立牽頭建立的這家新豐會館,拉攏了一幫同鄉同行,平時也很仗義,願為同鄉出頭,因此威望很高。

出了事情,大家都願意來找杜立拿個主意。

杜立早年也是個破落戶出身,家裡世代商戶,到了他這一代的時候,卻是一無所有。打小給人當夥計,二十歲開始跟著商隊跑四方,再到後來成了商隊管事,再到給杜家做事,再到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一番場面。

他很清楚的知道,做生意,就得有靠山。

普通人做生意,小打小鬧還好,一旦做大了,沒有靠山,那隨便就是被別人割韭菜剪羊毛甚至是殺豬的結果。

說實在的,自打靠上京兆杜家之後,杜立都覺得生意太過簡單了,順風順水沒有什麼節外生枝,遇上報上京兆杜氏的名頭,誰敢不給幾分面子?

京兆杜氏雖比不得關東五姓七宗,但那也千年的關中名門。

京兆韋杜,去天五尺。

本朝,杜氏更是不得了。杜如晦,平章事、吏部尚書。杜淹,御史大夫。杜如晦那是宰相,還管著天下官帽子。杜淹,朝中重臣,言官之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