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外城的城牆,都才剛完工。
大隋朝幾十年時間裡,長安城都是在陸陸續續的修建,到隋滅,長安城都沒真正完工,好多地方還是荒蕪著呢,只是圈起來了而已。
楊廣後來營建東都洛陽,建的很快,但是費的錢也多,役使的民夫更多。
李超搖了搖頭。
“陛下,臣只是說長安無法再適合擔任大唐的都城,因此需要營建一個新都,以便於朝廷更好的管理大唐的萬里江山。但臣並沒有說,馬上就要搬去新都啊,這新都也不用說兩三年就趕建起來的。”
“難道你打算建個十年二十年?”
“那當然也不用,我們可以按照需要,把新都分為好幾個工期。比如說,這一期工程,我們建造宮城和皇城,宮城是陛下和嬪妃的居所,也是陛下辦公理政之所。而皇城,則是京城諸衙所在。這兩個要先建,列為一期工程。至於外城,這是百姓居所、商市之地等等,這些可以先建一點,不必要一次性都建好嘛。”
李世民聽的點頭,這倒也是一個方案。
但,說來說去,你分十期建,不也一樣得要錢,錢從哪來?
“錢?只要操作的好,不需要朝廷花一分錢,就能擁有一座嶄新的都城,而且還能賺錢呢。”李超笑著回答。
在後世,流行一個詞語,就叫城市經營。
說白點,就是政府賣地皮。
當然,也不是這麼的簡單。
城市經營也確實是一門學問,地方政府以城市做為資本,做為載體來經營。這就如後世許多城市都喜歡開發什麼新城區一樣。
政策先徵了一大片地,一般都是在城區的邊上,都是些農田菜地或者一些破舊的廢棄廠區,便宜的把地拿下來,規劃一下。
出個圖紙,搞幾個設計,然後就整地,什麼三通五平的。
最後就是搞招標了,這裡要建一個什麼什麼市場,那裡要建一個住宅區,那裡要建一個商業區,然後是什麼街道啊、下水道等等。
反正每一個專案,都可以招標嘛。
那些人花大價錢來競標,競下了標,還要交保證金這些,然後還要帶資開發,就是墊付。同時呢,新城架構起來了,政府又可以賣地了,把邊邊角角的地賣出去,賣給開發商們蓋房子蓋商鋪等等。
總之,規劃的好,運作的好,資本引入的好,確實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戲碼。最後大片大片的房子立起來,一個嶄新的城區起來了,政府手裡又多了無數值錢的商品。
李世民幾個聽不太明白。
說的是人話啊,怎麼連一塊就聽不明白了呢?
修新都,不應當是官府徵召民夫,然後規劃監督修造嗎,怎麼成了個賺錢的生意?
“這當然可以視做一個生意了,只是生意較大而已。比方說,這新都修起來,那以後就是大唐的中心了,對吧?這京城的房子以後肯定貴吧?現在朝廷把地賣給那些蓋房子的商人,打比方說,新都也是一百零八坊,我們一坊坊的地皮賣出去,交給那些商人去整地去蓋房子,他們蓋好了房子再賣給京中居民,他們賺了錢,朝廷也賺了錢啊。”
“再比如,我們建商市,可以直接把整個專案承包給商人們,付給他們錢,也可以直接把專案打包賣給他們。市場建起來,這裡面的商鋪、門面、作坊,不也都一樣能賣錢或者收租?”
“再或者說,我們在建新都的時候,完全可以打破現在的坊市格局,在外城裡,不再建坊牆,而是開放式的街道,在街道的兩側,把房屋直接建成商鋪門面,出租或出售,這不也是能賺錢的?”
李超說的只是隨便的打了幾個比方,具體的操作肯定要更復雜,但就是這麼一個模式。
利有好資源,確實是不用花錢的。
“而且現在襄鄧一帶人口密度遠不如關中,在關中已經無田可均,那邊卻還有不少富餘呢。”
大家一時有些跟不上節奏。
“總覺得玄之又玄,修個新都還不用花錢?”
“古所未有啊。”
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對李超來說,卻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現在襄鄧那邊的人少地多,田價也便宜。
朝廷選塊地方建新都,以這個時代朝廷的辦事方法,哪需要什麼本錢啊。徵用土地,遷移百姓,給他們置換點田地就好了。
朝廷搞個規劃,這新都城可就寸土寸金了。永遠不用擔心新都會沒有人,到時宮廷、京城各官衙,還有那些軍隊、以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