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更嚴格了,現在每次最多隻能領三天的糧食,還得憑糧票。沒有糧票吃救濟糧的,一次更只能領兩天的。
嚴格定量。
定量的糧食根本不夠吃,大家只能想辦法往裡面摻入各種各樣的野菜之類的。糧食緊缺,各種副食也缺的嚴重。
好在鹽是定量供給,還能保證,但油、醋、醬油這些可就難了。
救濟糧本就有許多糖皮之類的,飯菜缺油,結果許多人都經常拉不出來,便秘嚴重。現在過去拿來餵豬甚至是做肥料的豆餅,如今都成了珍貴的東西。
黑市上,一塊幾斤重的豆餅,能夠換上一套上等的絲綢衣服,甚至換上一件金銀飾口。
豆餅是大豆榨油時留下的渣,大豆榨油時,要先蒸熟,然後碾碎,再用稻草包成一個圓形的片狀餅形,最後放入油榨中,一堆豆餅放進去,兩邊夾上,然後加楔子,再一群人抬著個大木槌,不停的打楔子,讓豆餅越榨越緊,把裡面的油一點點的榨出來。
當榨完油後,豆餅就成了硬的跟鐵一樣的餅渣。
硬的能跟混凝土一樣。
這種渣餅,其實沒什麼營養了。拿去做肥田的材料最好,也可以用來做牲口飼料材料。但現在,豆餅也成了地下黑市上珍貴的食物了。
甚至一塊幾斤的豆餅,還得分成好幾塊來賣,一般人還買不起整塊的。
豆餅買回去,外面的稻草都捨不得撕掉,而是直接拿榔頭把餅敲碎,敲成塊,再敲成粉,最後裝上一點,放鍋裡蒸。
把硬的跟石頭一樣的餅再蒸散來,散了後,再加點米加點野菜根等,放點鹽,再煮成粥。
豆餅不能直接吃。
因為豆餅是反覆壓榨後的,如果直接把豆餅吃下肚,結果就是豆餅在肚裡膨脹,吃多點就會肚脹而死。
不會餓極的百姓,拿了豆餅結果吃多了,落得個脹死下場。
得蒸再煮,完全鬆散之後。
雖然這樣的豆餅沒什麼營養,可比一般的草根樹葉要好點。一塊豆餅搭上救濟糧,加點野菜草根,起碼能撐下去了。
最好的油渣餅,其實是芝麻餅。有的芝麻是直接磨油,根本沒什麼渣,但也有的芝麻也是蒸餅然後榨,這種芝麻餅的餅就好吃些。不能吃的是油茶樹餅,這種餅不能吃,因為這餅用的油茶仁外面有層殼,很苦,而且還會有點毒,以往人們都是敲碎了用熱水一燙然後撒到田裡,就能把泥鰍黃鱔等魚從田裡逼出來,魚會暈番,直接撿就好了。
冬天到了。
野菜少了,田裡一片蕭瑟。
山上也枯黃了。
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連河裡的魚都少了。
朝廷努力在救災,但各地餓死人的報告越來越多。
餓死的,吃各種野菜毒死的,吃一些野果仁毒死的,野蘑菇毒死的,野樹葉毒死的,野草根,野草藤毒死的,無數的悲劇。
還有吃白色土脹死的,吃豆餅脹死的,吃草籽脹死的。
伴隨著許多餓死人報告遞上來的,還有不少地方零星發生的搶劫事件,已經有人因為飢餓,開始做強盜,搶劫他人食物。
甚至有一個縣,出現了數百人的饑民團伙,他們把一個大戶家攻破,把大戶全家殺了,把他家所有的糧食錢財都洗劫一空,然後逃入山中。
形勢越來越嚴重。
但這些也早在朝廷的預料之中,若是在以往,這樣嚴重的災情,各地早就爆發更嚴重的動亂了。
但今年,直到現在,情況都還一直在朝廷的控制範圍之內,餓死的人也極少數,搶劫的饑民也不多。
雖說如此,可李世民看著這些報告,依然還是皺眉不已。
“朕做的還不夠,朝廷做的還不夠!”李世民拍著桌子紅著眼睛嘆道。
房玄齡直言不諱,“陛下,朝廷已經做的非常不錯了,大業年間的幾次災害,規模並不比這次的嚴重,但每次都形成了流民潮,甚至引發饑民暴亂,形成流匪洗劫州縣。而如今的情況,雖然也在死人,也有亂象,但這些是無法完全杜絕的,我們要看到的是在朝廷的努力下,我們取得的重大成就。”
杜如晦也支援房玄齡的看法。
太過強求也沒有用,要看到現實,現實是朝廷做的已經足夠好了,本就開國之初,還是久亂之後,遇到哪些大災,朝廷能做到這一步,非常的不容易了。
“幸虧有李相的遠見卓識和救災辦法,要不然,我們絕不可能做到如今這一步的。陛下,臣以為,眼下如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