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反倒讓李閻王越發的得勢威風起來了。現在任何人想要有點其它心思,都要先想想李閻王的狠辣。
他只覺得這些土蠻真沒卵用,屠上庸的時候,還覺得他們很厲害,可李超才帶了五千人啊,就把幾州群山之中,擁有上千寨子,幾十萬眾之多的蠻子們打的喊大人了。
現在李閻王又要回來了。
鄭籍突然打了個冷顫!
得益於朝廷驛站系統的暢通,半月談藉助著幫朝廷開設邸報專版的半官方身份,發行全國。
襄陽距離長安不到千里,藉助驛站系統,半月談一般也就晚兩天就到了。雖然晚了兩天,可大家倒不覺得什麼。
長安朝堂上、京城裡,發生了什麼大事要事,襄陽百姓兩天後就能知道,這已經非常不錯了。甚至看半月談,連長安東西兩市現下的物價,長安市民們流行的衣飾等,襄陽百姓也能迅速知道。
經常看報或者聽報的人都知道,長安的皇帝陛下對於李閻王在山南東做的事情,只有讚賞沒有不滿。
繼上次李超第三子被封開國男之後,這次皇帝特別為李超平定土蠻之亂,給李超第四子和第五子都各加封一個開國男爵位。
虛封爵位,還是個終身的。
但一次封賜二子爵位,這在本朝,也算是絕無僅有的了。李超五個兒子,都還不滿一歲呢,結果全都封爵了,三個實封世襲兩個虛封終身,郡公縣子加三個縣男。若上加上李超的趙國公和李鐵槍的上洛郡公,那灞上李家,現在就是一門七爵。
這份榮耀,真正是讓無數人都豔羨。
襄陽城裡,太子和李超要回來的訊息,立即傳遍了全城。聽到這訊息,大家多半是感情複雜的,尤其是那些大戶們。
好多人原來還盼著李超吃個虧,這樣以後他就不敢過於囂張苛刻了。可現在人家一個月時間,把數州內的土蠻們治的服服貼貼的,在山南那是威望大增,連帶著太子殿下現在都是名聲大漲啊。
畢竟這次平亂,李超是打著太子掛帥名頭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其實太子才是個娃娃,什麼事情都是李超拿的主意。但哪怕只是掛個名,也不得了的。何況太子殿下,是真的去了房州,聽說還一直在軍中,了不得。
李超又回來了,還挾大勝之威,以後誰還敢跟李超炸刺。
倒是山南的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因為旱情嚴重,都已經家中無糧,甚至是家中無錢換糧票的百姓,卻是非常開心的。
有李相國在山南,他們才可能繼續以工代賑,每天能領到糧票,能去領到讓一家人填飽肚子的救濟糧,雖然一分細糧九分粗糧,可畢竟還可以留在家中,還可以讓妻兒子女不餓肚子不是。
就算上面有通知,說青壯要陸續調去修新都,可家人留下也還是能領到救濟糧的。
災荒之年,有一口吃的,就是萬幸了。
不管李相如何手狠,百姓們都不管,他們只看到,有李相在,他們就還能繼續領救濟糧,至於要去捕蝗要去撈魚,或者去修新都,都無所謂。
只要這救濟糧不斷,做什麼都行。
尤其是不少老人,每次都不厭其煩的要感激李相的救濟糧。經歷過大業年間的戰亂、饑荒的他們,可是深刻知道,當朝廷不能賑濟災民之後的可怕。
被迫背井離鄉,外出逃荒要飯,真正是走一路死一路,還得經歷搶劫、裹挾作亂,被官兵剿殺等等可怕的事情,十個出去的,最後都不一定能有三個回來的。
救濟糧難吃?
那是沒吃過更可怕的東西,那時饑荒,官倉不放糧,他們開始的時候吃糠咽菜,糠吃下去,卻拉不出來,最可怕的還是吃土,土不但拉不出,而且還會脹腹而死,餓極的人吃土想緩解下飢餓感,結果就是最後脹腹而死。
逃荒路上,連草根樹皮都沒的吃,特別是到了冬天,又飢又餓,許多人一夜過後,就再也沒起來。
在家千般好,出門萬分難,逃荒更是如此,現在這樣,真是太好了。
不管是官吏還是大戶豪強富商或者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決定明天一早去迎接太子和李相國回城!(未完待續。)
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
深秋。
天越來越冷了,樹葉黃了,田間蕭瑟。今年的秋收,不出李超的意料,絕大多數的莊稼都絕收了,只有河邊有水的小部分田地莊稼,才保住了收成,可產量也不及往年。
李超從朝廷寄給他的一些信件中得知,河南河北關中三地今年秋收,收穫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