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2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五個中隊加隊長一名加隊副一名再加負責軍法兼書記的軍官一名,再加兩名旗手,組成一個五十人的大隊。

中軍四千人,有五十六個大隊。分為弩手、弓手、馬軍、跳蕩、奇兵五個營。

弩手營四百人,弓手營四百人,跳蕩營五百、奇兵營五百,馬軍營一千。每營下分為兩到四團。

張超這幾天惡補了一下唐軍的作戰編制。

府兵們平時分散在各個驃騎府、車騎府裡,但上番和出征都是抽調部份,很少會直接把整個軍府的人一起調動。

這些府兵抽調出徵,在指定地點集結後,還會重新編組。

如李世民這次統兵出征,就是大軍團編制,每個軍團都有兩萬人馬,戰兵一萬四輔兵六千,每軍團下編七個軍。每軍下還編成數個營和團,下面有隊。

這種軍團編制,不是簡單的把府兵按人數劃分,而還有各種職業搭配。弓手、弩手、馬軍等。

其中跳蕩兵,就是唐軍的前鋒突擊隊,一般是刀牌手配製。

弩手隊算是多用途步兵,弓手隊屬於前置輕步兵,跳蕩隊屬於第一線列重步兵,而奇兵隊屬於第二線列預備重步兵。

唐軍正是憑藉著他們這種分工明確,以及比較先進的裝備,加上兵農合一的制度,屢戰屢勝。

若是加上秦瓊等八總管的先鋒軍團,和李世績的黎陽守備軍團,唐軍出動了五個軍團。

僅李世民帶來的三大軍團,就有整整四萬兩千精銳戰兵。還有一萬八千人的輔兵民夫隊伍,數萬人馬到來,確實有種鋪天蓋地的感覺。

張超跟著李世績等出城迎接,騎馬半天才見到李世民的大軍。

放眼望去,遍地人馬。

李世民的三個軍團二十一個軍,依次開到。這些軍隊排著長長的隊伍,後面還跟著後勤輜重輔兵們,感覺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據說當年楊廣徵遼,弄了一百多萬人馬,每天發一軍,結果弄了一個月才發完,大軍排了數百里長。

看著這支明光耀眼的部隊,張超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應當是當今最強的軍隊了。看他們的氣勢,看他們的裝備,特別是這些人那昂揚鬥志,就知道這支部隊的厲害了。

這些府兵們對於戰鬥是毫無畏懼甚至是期待的,來自關中各地的青壯,個個健壯無比,沒有老弱,不會有老頭也不會有童子軍,而且普遍強健。

只有那些中等以上人家,並且多丁且健壯的關中良民,才有資格點選入府兵。一般人,你想當還沒資格。

正因為許多府兵都是地主子弟是自耕農,又得了朝廷授給的免賦田,因此他們有錢置辦的起橫刀、明光甲、弓箭這樣的裝備,還能提供一夥六頭騾子,讓唐軍的戰鬥力大增。

“劉黑闥真是找死啊!”

張超看著這支大軍感嘆著道,河北人再不滿關中統治他們,也沒有用了。李世民來了,帶著關中精銳王師,這可不是李神通李孝常他們帶的那些中原之地招降的烏合。

李世民非常的霸氣,在黎陽城外見了李世績和秦瓊等將領,聽取了他們的報告之後,直接下了命令,大軍不在黎陽城逗留,而是直接向北挺進,直將殺向劉黑闥的老巢洺州。

李世民不想跟叛軍多糾纏,準備擒賊先擒王。

“以叔寶、敬德八將為先鋒總管,茂公和李藝各領本部協同,本王率領大軍緊隨其後。”

當天,李世民的大軍在黎陽城外紮營休整一天,大軍連城都沒進。

張超在城外折騰了半天,好不容易回到城中傷兵營裡,剛烤了會火。結果接到李世績的命令,他派了親兵過來。

“曹國公讓張參軍收拾一下,明天一早隨軍出發。”

“出發,去哪?”張超怔住。

那老兵笑呵呵的道,“當然是去洺州。”

“洺州?總管當初可是跟我說好的,我只在這裡管著傷兵營就好。”

“那這我可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總管有令,讓我來通傳一聲而已。”說完那老兵也不走,“三郎,你這還有沒什麼好吃的,火腿臘腸什麼的來點。”

“自己去那邊找你家李三郎就是了。”

張超有點失神,上戰場啊,我他媽…的最不願意上戰場了。

李世績怎麼這樣呢,當初說好了的啊。不行,找他講理去。

張超趕到總管府,李世績正笑呵呵的等著他呢。

“我就知道你會來找我,怎麼的,還不高興?”

張超嘆了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