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3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後面擺了幾把胡凳,張超請老爹和村正先坐那,自己則坐在邊上。

一時間,張超覺得自己也有幾分村裡名望人物的感覺。

“三郎,咱做饃也要不了這麼多人,你收了大家禮,這下怎麼安排?”老爹低聲問張超。

“放心吧,我都有安排。”

張家溝不到五十戶人家,但卻有五百多口人,這年頭都是幾代生活輕易不拆戶的。村裡總共有三十來個府兵,現在有十個府兵在家,還有二十多個在番上和車騎府當值。剩下的青壯男丁還有百來個,其餘的則都是老人婦女還有孩童少年。

現在鐵槍牌黃饃饃算是一炮打響了,以後每天銷售個一兩萬個饃肯定不是問題,甚至只要產量能跟的上,銷售個三五萬都可以。

張超打算把黃饃饃做成一個品牌一個產業,一個帶動全村經濟的產業。因此他從一開始,就打算走產業化道路,提前做好規劃。

但這個黃饃饃生意,張超不打算做成什麼公司工廠型別,而是準備弄成一種家庭聯合手工做坊,讓各家都能參與進來。

“各位鄉親,諸位叔伯嬸子們。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咱們做的黃饃饃在外面賣的很好,好多人預訂,今天就有上萬個饃的預訂捏。不過這麼多饃,光憑我一家幾個人也做不出來,因此呢,我想請全村的鄉親們幫忙一起做。大家放心,每個來幫忙的,我們都給糧食,一天最少二升糧,還包三餐。”

聽到張超親口說出一天二升糧,包三餐這樣的承諾,院裡的人群都激動的議論起來,還有人給張超大聲叫好。

“具體的分工呢,大家聽我安排。”

張超打算把整個黃饃饃的生產弄成流水線形式,各道工序分工。

“老爹,你負責從鄉親們手裡買糧,糜子、麥子、紅豆、大棗,咱們收的價格,都比外面的市價高一些,咱不能讓鄉親們吃虧,得讓大家佔點實惠。”

老爹負責的就是黃饃饃生意的第一道,收糧。

老爹點頭應承下來。

接著張超又公佈了接下來幾道工序,是將收購來的糧食粗加工,也就是碾谷去殼,磨米成面,以及篩子去雜質石子。

這三道工序其實很簡單,村裡有大的石碾子也有石磨,都是村裡公共財產,屬於全村共用的。平時哪個要用,只要提前拿把小掃帚放在沒人用的碾子磨子用,就表示接下來要用。

張超的打算是把這三個工序交給村裡年長點的婦女,另外僱傭村裡的騾子。用騾子推碾拉磨,婦女還是能很輕鬆完成的。

碾米、磨面、篩面,每工序各三個婦人,另外碾米和磨面各僱傭村民的兩頭騾子,騾子也按人工算,這樣等於這三道工序就是十個人工了,每人工都按一天兩升糜子另包三餐算。

然後是和麵、煮豆蒸棗這兩道工序,也各由三個婦人承擔。

等面初次發酵一個時辰後,由張超把酵頭和鹼面配好後,再交給另一組婦人重新和麵,然後再進行四個時辰的二次發酵。

等發酵完後,就是做饃饃和蒸饃饃這兩個工序了。

一天上萬個饃,張超家肯定蒸不過來。因此他的安排是把饃放到村裡其它各家蒸,就用村民們的蒸籠和灶,甚至是他們的柴火。

做好的饃就放到各家灶上蒸,用他們的灶和蒸籠也都會給點錢,用的柴火也都算錢。

這些工序,張超都安排給村裡的婦女們,一共安排二十個婦人,加一起,就是三十個人工了。

“最後我們還將設一個銷售組和一個配送組。”

看到村裡好多男人都有些心急,等了半天都是些老孃們的事,他們不由的急了。

“我們將招十個比較能說的叔伯哥哥們,你們的任務就是帶上我們的黃饃饃樣品,去長安和周邊各縣鄉,向那些酒樓茶鋪甚至是蒸餅店和驛站以及地主大戶家,向他們推銷我們的黃饃饃,爭取得到他們的訂單。”

“你們拿到了訂單後,配送組則負責把饃送過去。”

張超沒有說讓所有人都成為銷售,而是分成銷售和配送兩組,也是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好多村裡人都沒怎麼見過世面,更不怎麼會做生意。因此他才選用村裡比較靈活,那些見過世面的人去做銷售,然後讓其它人則只專門負責配送。

這樣分工合作,充分發揮大家的能力。

為了讓那些銷售者更加用心,張超還特別提出了業績提成這一獎勵制度。銷售員有保底工錢,但只要每月銷售超出保底的數量後,就能按每百個多少錢拿到提成,你銷出更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