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小說:唐朝好地主 作者:這就是結局

子挺高的,可都不到一百五十斤。

兩人無聲對視良久,最後柯山無奈放下筷子下桌了。

兩人撫著已經醉過去的張超去了房裡,把他扶上了床,又蓋了好被子。然後,就又迫不及待的返回席上,去瓜分爭奪那盤紅燒肉去了。

王家的廚房,這裡也擺了幾桌。

桌上都是各家的女眷,老婆婆小媳婦大姑娘們,廚房的幾桌菜稍比外面的少些,但也很豐盛。大家一起吃著這些美味,一邊聊著家長裡短,等會飯吃完,她們還要負責收拾桌子洗碗筷等等。

“這個三郎怎麼留著短髮啊?”

“聽說以前是個和尚咧,如今剛還俗。”

又有婦人問,“我還聽說這娃家裡很不錯啊?”

王嬸在一邊道,“家裡是不錯,父親是軍官哩,上次打仗還立了大功,封賞的地都有五百多畝呢,白鹿鄉的大地主。”

“哦,真了不得哩,以後哪家姑娘嫁過去,那可就享福了。”

“可不是嘛,五百多畝地呢。”

“何止,現在他還做饃往長安賣哩,聽五郎說他們全村的人現在都在幫三郎做饃,每天包三餐還給二升粟。張家不但有錢,而且為人還良善捏。”

“那你還不快把你家七女嫁過去。”

“就是,七娘過去當地主娘子享福了,也不會忘記你們啊。”

一群婦人笑著說道。

坐一邊吃飯的七女聽了不由的臉色微紅,她如今也是十六歲的大姑娘了,一般人家這年齡早嫁人了。但七女至於卻還沒尋到一箇中意的人家,主要還是王家給七女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好嫁妝。

這年頭,唐人婚嫁,男方不但要給娉禮,女方也得有陪嫁。而且陪嫁一般較多,女子有無陪嫁甚至陪嫁多少,往往成為女子嫁入夫家後地位高低的體現。

律法規定,女子的嫁妝是屬於女子的,婚後就連丈夫都無權動用,更別說夫家。唐人婚後往往是大家族一起生活,家中財產多是公產,因此女子的嫁妝有無和多少,往往就能讓她在夫家生活的更好。

王老伯早年死了四個妻子,又先後生了九個女兒一個兒子,因此家境並不殷實,特別是這些年經歷著隋末亂世,王家嫁了六個女兒後,現在也是嫁女嫁窮了,根本給七女準備不出什麼陪嫁,這使得好多次說親都最終沒成。

其實七女人還不錯,長的挺高,五尺有餘,雖然有些偏瘦和黑,可那也是因為有些營養不良加上長期在外勞作,本人架子還是不錯的,柳眉杏眼櫻桃嘴。各種家務活甚至是女工紡織縫紉也都會。

可惜,王家拿不出豐厚嫁妝,以至讓她都到了十六歲還沒有訂親。

“七女,你覺得三郎好不好,嬸幫你去說親咋樣?”一個老嬸子笑著對七女道。

七女腦子裡一下子浮現出張超的模樣,還有他跟自己說話時的笑容,心不由撲通撲通的跳的厲害。

“七女,快說啊,你要不要嬸子幫你去說親啊?”

“你們好討厭。”七女害羞的起身逃離了廚房,只留下一屋的女人笑聲。

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

七女出了廚房,午後的寒風一吹,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站在門口,她不由的想起剛才一群鄰家婦人們的打笑話語。

她今年已經十六了,早已經到了婚嫁的年齡。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七女很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好些媒人來說親,可最後一談到嫁妝的問題上,事情就黃了。

家裡前面五個姐姐出嫁的嫁妝,已經把家底掏空了。家裡的底子她很清楚,王家莊是在山裡,地很少,朝廷均田,他們家也不過均了十畝地而已。誰叫她家只有老爹一個男丁呢,弟弟還小根本分不到地。

一家人靠十畝貧瘠的山地根本養不了一家人,她們家想佃種別人的地都沒地可租,一家人都靠入山採藥以及父親打些獵物,再加上她們娘幾個養蠶織布,以及養雞養羊等。

這樣下去,她根本找不到好婆家,也許再過個幾年,那時她就成老姑娘了,最後只能嫁個死了媳婦的或者缺胳膊少腿的。六姐就是這樣,到了十八歲,都找不到好人家,最後只能嫁了一個三十多歲死了媳婦還瘸了條腿的男子,一過去就得當後孃,給人家養幾個娃。

六姐每次回孃家來省親,晚上跟她一起睡的時候,總是說著說著就哭了。

七女不想跟六姐一樣。

七女想嫁的是三姐夫柯五這樣的男人,長的高大健壯,還會手藝有本事,日子過的紅火。這次三姐夫帶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